習近平為何缺席G20

一向推崇元首外交的習近平破天荒地缺席G20峰會,北京對箇中緣由守口如瓶,不能不引發輿論遐想。

有人猜測進入第三任期的習近平漸生皇帝心態,只願享受萬國來朝的主場外交;有人判斷中印關係遲遲沒轉圜令習近平心生不滿,故以缺席懲罰東道主;還有人認為G20盛況不再,淪為領袖大合照,習近平不去也罷。上述觀點不能說完全沒道理,但筆者更願意相信這是中國統籌權衡後的取捨,不宜過度解讀。

首先,習近平的出訪頻率確實下降,但這並不能和坐等他國「朝覲」的心態畫等號。習近平上台後熱衷元首外交,10年來共46次踏出國門,到訪70個國家,出訪天數達253天。即使是中國疫情陰霾猶在的2022年,習近平也有3次出訪,到訪5國。2023年已過多半卻只有2次出訪,到訪2個國家。

然而,仔細觀察可發現,一則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國內政治優先」,習的精力分配可能隨之發生變化;二則習原本今年7月赴印度出席上合組織峰會,但莫迪臨時將實體會晤改為線上會議,客觀上取消了習的一次出訪;三則習今年3月專程訪問俄羅斯,難道中國的「皇帝」要去莫斯科「朝聖」?

其次,中印關係的現狀確實難令中國滿意,但由李強代替習近平參會並不意味著故意要讓莫迪丟面子。2020年邊境衝突爆發後,中印關係始終在低位徘徊,元首外交也陷入停頓。不同於北京的克制,新德里大打邊界牌,甚至將解決邊界問題作為中印關係正常化的前提條件,實際上就是要迫使中國在邊界問題上實質讓步。

今年8月,習近平和莫迪曾在金磚峰會期間交談,雙方在邊界問題上仍無法取得共識。如果習近平赴印度出席G20峰會,即使出於禮節莫迪也要和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但這樣的會面其實毫無意義。當然,習近平缺席G20不代表中國抵制這次峰會,作為中共二號人物的李強以總理身分出席也說得過去。

再次,曾在全球經濟治理動見觀瞻的G20確實有淪為清談館的趨勢,但這並不表示G20已經沒有價值。2022年峇里島G20峰會最重要的成果並不是通過了什麼文件,而是上演舉世矚目的「習拜會」。此番拜登繼續參會,還對習近平缺席感到失望,但從中國角度看,峇里島「習拜會」的成果並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再來一次新德里「習拜會」除了給拜登加分,對中美關係並無多少裨益。今年11月美國將主辦APEC峰會,所以習近平並不著急,中美工作團隊還有時間為可能的「習拜會」做準備。

G20其他成員,日本、加拿大等部分國家與中國關係緊張,習近平不會與這些國家領導人會談。巴西、印度、南非的領導人,習近平不久前在金磚峰會已經見過。阿根廷、印尼、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等國家的領導人可能會出席今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G20中唯一的非國家實體歐盟則預計於年底前與中國舉行峰會。綜上,習近平專程赴印度出席G20峰會的必要性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