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選手的呼吸之道

「懂得吐氣的選手,在競技運動中的贏面越大!」

「我看過好幾個,包括很有名的選手,呼吸用的方式不太好。」教練說。

在探討自行車運動的呼吸方式時,徐瑞德教練首先提出吐氣的概念:「能吐得多,才能保證你能吸得多。」吐氣,是呼吸的關鍵,也是我們常聽到「肺活量」的定義。在呼吸的時候,我們常以為死腔中的空氣已經排乾淨了,但在圓柱狀的身體裡,往往還有1、2千CC的空氣殘留,影響運動中的肺活量表現,一句總結:「想吸得夠深,要能吐得夠多!」


在吸到最滿後,吐出的空氣就是我們的肺活量

 
大口呼出才是王道
想要儘量排出肺腔裡的空氣,我們可以怎麼做?

「首先,嘴型應該要圓。」教練回想起高中時,到哥斯大黎加征戰的那一幕,在爬坡路段親眼見聞美國選手的呼吸方式,在他的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象。「聲音大到像在吹口哨一樣,一點都不誇張。」多年的經驗佐證才明白,這是自主呼吸的特徵。反觀國內許多車手或愛好者,於等速前進時,由於擔心比同行者喘息更大聲,感覺自己很肉腳,捨棄了對應強度應有的用力呼吸,是不正確的心態。


大口呼出的代表,可能非Fabio Aru莫屬了吧?

 

 關於呼吸節奏,教練的建議是?
「其實,呼吸的節奏與選手的體型有關。」教練答。
以爬坡為例,壯碩型的選手爬起坡來,在呼吸頻率上,勢必比纖細型的呼吸頻率來得低;高踏頻、站姿長、體型輕的車手,呼吸頻率會稍快一些。簡單的身材區分,就能看出不同騎士,在爬坡當中應用站、坐姿的時間比例各不相同,連帶影響其中的呼吸節奏。無論使用哪一種節奏,都是為了找到最有效率的呼吸方法;不過,一旦來到賽程的最高強度階段,呼吸頻率已經與體型無關,只有利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讓足量的空氣吸入肺胞,加快代謝效率才是王道。



以自行車競技來說,踏頻與呼吸可以分開進行

 
那麼,呼吸應該用鼻子還是嘴巴才正確呢?
鼻腔粘膜有過濾粉塵、病毒的功效,在強度允許之下,「鼻吸嘴吐」是教練建議的方式,不過在接近無氧區間的強度時,單用鼻子進氣,可能已經無法滿足生理上的需求,還是得要「嘴吸嘴吐」才來得及。雖然兩者的進氣量不會相差太多,後者卻節省了不少換氣的時間,在呼吸深度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呼吸頻率才能有效增加換氣總量。


訓練或賽事當中,不妨時時提醒自己「吐氣」的重要性


呼吸肌群的運作,左右選手的運動表現,正因如此,呼吸肌群的訓練,也成為近年來熱門的討論話題。下一篇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自行車選手可以如何透過腹式呼吸的訓練,有效鍛鍊你的呼吸肌群!

 

★ 華文最大自行車網站單車時代,提供國際新聞、台灣熱門活動、經典賽事、專業維修保養知識、特色人物車隊專訪、新品搶鮮看、產業快訊:http://cyclingtime.com/tw/
★ 收看即時訊息
1-加入【單車時代】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yclingtime.tw
2-加入【單車時代】WeChat(ID搜尋=cycling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