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編輯團隊致力為你精選優質產品及優惠價格,文章中部份商品、平台與Yahoo有合作關係,定價及供應量均會隨市場變動,請以平台最新資料為準。

什麼是大盤、小盤、齒比?新手騎自行車面對不同路況該怎麼切換才比較省力?

新手了解大盤、小盤、飛輪、齒比等車用術語後,騎自行車時較好調節車子及自身狀況。(Getty Images)
新手了解大盤、小盤、飛輪、齒比等車用術語後,騎自行車時較好調節車子及自身狀況。(Getty Images) (champpixs via Getty Images)

在騎乘自行車時,難免都會遇上不同的地形路況,如果想要輕鬆通過,這時就要透過「大盤」、「小盤」切換,並計算「飛輪」來改變「齒比」,竟而克服不同路況。但究竟什麼是大盤、小盤、飛輪、齒比,遇上不同的地形時又該如何操作?又有什麼注意事項?本篇內容就要來帶大家揭曉。

什麼是大盤、小盤?

變速系統就像是車子的心臟,而在自行車中的變速系統中分成控制前變速器的左變把、後變速器的右變把;左變把又細分成大盤及小盤,右變把則是飛輪,中間則是鏈條的部分。

依照不同車子屬性,前變速器的齒盤又分成標準盤、CT盤、類CT盤3種規格。

  • 標準盤:標準盤通常指大盤53/小盤39,這類的配置常使用在公路車上。適合像自行車選手、鐵人三項、一日北高等地形起伏者使用。

  • CT盤:CT盤又稱為壓縮盤,通常為大盤50/小盤34的齒盤配置,裝設在登山車、越野車中。提供車友們更多元的齒比變化,以面對各式的爬坡狀況,並維持踩踏的轉數。

  • 類CT盤:類CT盤就是上述兩種的折衷方案,對於不確定未來練習路線的車友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熱銷第一GIANT電動自行車

自行車的大盤、小盤。(Getty Images)
自行車的大盤、小盤。(Getty Images) (khamlaksana via Getty Images)

什麼是飛輪、齒比?

飛輪則是為帶動後輪轉動的齒輪,依照不同的車子變速等級,飛輪通常會有7到11片不等的齒盤,越多齒盤代表齒數的變化越小,讓每次變速不會改變太多的踩踏重量,可依照微小的地形起伏選擇最適合的齒盤,維持踩踏的效率。

那麼齒比又是什麼呢?齒比簡單來說就是腳踩踏一圈後輪子就會轉幾圈,所以當在騎乘時遇到不同地形,藉由大盤、小盤、飛輪的切換來調整不同的齒比,改變踩踏時所施的力量,這就是大盤、小盤、飛輪、齒比的相互關係。

我該怎麼切換,才會讓自己騎乘更省力?

用『大盤/小盤齒數』來除以『飛輪齒數』,就可以算出大小盤對應各飛輪齒片的齒比。以CT盤的大盤50/小盤34為例,可參考下列表格公式:

當得出的齒比數字越大,則代表越費力省時,反之數字越小則越省力費時

當齒比數字越大,則代表越費力省時,反之數字越小則越省力費時。(Getty Images)
當齒比數字越大,則代表越費力省時,反之數字越小則越省力費時。(Getty Images) (Edwin Tan via Getty Images)

給新手的3種變速建議方式!

  • 當平路從靜止到起步時,先切輕後再逐漸換重。

  • 當平路準備進入上坡時,由最重切換至最輕。

  • 當上坡進入平路時,由最輕切換至最重。

另外提醒大家,在變速時避免鏈條大對大、小對小,因為這兩種狀態都會使鏈條過於傾斜,而造成磨損,以CT盤的大盤50/小盤34為例,大盤50齒比的2、1.79,以及小盤34齒比的3.09、2.83都是不建議的齒比區。大家也可多練習檔位的切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迴轉數,幫助節省騎乘時的能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