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問、答(17)

前言「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問、答系列第二單元第(13 - 15)複習,第二單元比較福台語傳統聲調描述、與音樂三度相對音高 1 do 2 re 3 mi,也比較「福台語」與「中台語」的聲調與變調規則,以下是第(13 - 15)各篇原文參考資料 references以及摘要:

13「福台語」「棟、動、東、同」四個聲調,可用樂器,如木琴、口琴、鋼琴,彈吹奏出三度音 1 do 棟、2 re 動、3 mi 東,和 1 2 do re 童(此福台語迴旋音,如同漢語的同音第三聲「董 ㄉㄨㄥˇ」)這四聲調以外,福台語還有一調「黨 ˋ」,就是如同「中台語」的同音第四聲「洞 ㄉㄨㄥˋ」)。本文稱此聲調「ˋ」為「高降調」。

以上福台語五調之外,其他二個聲調,就是以口腔內「唇、齒、舌、齦、顎」不同擺設的部位收音,分成四類:以「子音」字母符號 h, k, p, t 標示的無聲斷促收尾。

熟悉以上福台語 1 do,2 re,3 mi,迴旋調 1 2 do re,高降調「、」,和四類( h, k, p, t )高低斷促,我們就容易理出三組變調規則:

一、第一組變調規則是「單向循環變調」,變調順序是由「高降調、」降到 mi,由 mi 降一度到 re,由 re 降一度到 do,最低的 do 逆向越過 re mi,直接變調到「高降調、」。若降一度誤成降半度,字意則陰差陽錯,難能確認。

二、第二組變調規則是「不可逆單向變調」,由迴旋音 do re 變調成 re(漳州口音)或變調成 do(泉州口音)。福台語沒有任何一個聲調可「由易變難」變調成迴旋音調 do re

三、第三組是「斷促高低調互變」,如「白白 peqpeh,剝剝 pehpeq」,「毒毒 togtok,剁剁 toktog」,「直直 tidtit,得得 tittid」「集集 chibchip,濕濕 sipsib」(h/q,k/g,t/d,p/b 同口腔內器官擺設的「高/低」字母調符,取自《台語現代文書法》)。

我合理的判定,變調的生理需求是講話時,使發聲變得舒暢,在長時間過程中,多數人自然朝著舒適的方向發聲,達成共識,以後約定俗成,成為通則。

14日常生活所見「舊材料」,要能「新綜合」。讀者「口哼」 do mi re mi do,能聯想到「口說」「豆do 花mi 車re 倒mi 攤do (Tau-hoe chhia-to taN)」和「坐do 車mi 無re 爽mi 快do (Che-chhia bo song-khuai)」的相同聲調。

我們平常講「福台語」,有很多時候,可聽到 do re mi 不同組合相對音高的字音聲調 ,進而會意識到,福台語的基本音樂性,就在這裡。我們注重的是 do re mi 的相對音高。有人說話聲調高,有人說話聲調低,音調語言,語意依靠的是相對音高,不是絕對音高。

小學音樂老師「教唱」,學生「學唱」,音樂老師用簡譜 1 2 3 4 5 6 7 教一首歌的旋律,學生學到滾瓜爛熟後,換成唱「歌詞字音」還得費一番功夫,否則還會句句「走音」。

班上同學分二組輪唱〈春野〉:「疊疊青山涵碧,灣灣溪水流清;雨餘芳草綠如茵,珠光點點明。 宛轉流鶯語細,翩翩蝴蝶身輕;村後村前桃李,相對笑盈盈。盈盈,盈盈。」輪唱一前一後,若有學生接不上來,音樂老師的臉色就難看了;福台語全部七聲調,可用以下圖例裡的四類造句練習:

學問的追求,固然是尋求「答案」,但是「答案」是「學問」的止境,不是「學問」的起始。「答案」會使「學問」停滯不前。繼續問相關「問題」,才有機會創新、進步。

15 福台語七種聲調,有四種聲調是讀者很熟悉的「中台語」五個聲調 中四個相似或相近的聲調:mi、第一聲「調符 ¯」,do re、第三聲「 ˇ 」,高降調 ˋ、第四聲「 ˋ 」,和 do、第五聲「輕聲 •」請見以下圖例:

我們練習最好從簡單的三字「片語」音調開始

街路邊 ke-loo piN / re do mi、點心擔 tiam-sim taN / mi re do、無相嫌 bo sio-hiam / re re do re、請來坐 chhiaN lai-che / mi re re 。

習慣後,增加到七個字的短句:

真多謝 , 後會有期   Chin to-sia, au-hoe iu ki / Re re re,do re mi do re

真多謝大家準時   Chin to-sia tai-ke chun-si / Re re do do re mi do re

第一句真多謝後會有期是二個獨立單元,字是第一單元的末字,所以保持本調 re。第二句是一個句中字,字音要從本調 re,降一度成 do,後會有期大家準時聲調一樣是 do re mi do re

原文15 中,有較長的其他(短歌)和(鋼琴練習曲)配上「福台語」詞句的例子,練習慣後,聽準「相對音高」,講母語時,聲調自然就會和三度相對音高融匯在一起;「福台語」字音七個聲調和「中台語」字音五個聲調(註),變調規則有差別,「中台語」變調不像「福台語」的要求那麼嚴謹:

「福台語」變調因字音本身聲調而定,無論次字的本調是迴旋調 12 do re(池、年、錢、神、長),或高降調「、」等其他聲調(子、毒、力、戲、續),前字迴旋調的字 12 do re(魚、蛇、無、猴、延)都一樣變調成 2 re 調(漳州例)「魚池、蛇年、無錢、猴神、延長」或「魚子、蛇毒、無力、猴戲、延續」。

而在「中台語」,相當於福台語 12 do re 的中台語第三聲「ˇ」(可、打、所、洗、搞),其本身無固定變調,變調由次字音調不同而不同:假如次字聲調是第三聲(以、鼓、長、腳、鬼),前字第三聲變調成第二聲「ˊ」(可以、打鼓、所長、洗腳、搞鬼),假如次字調是高降調第四聲「ˋ」(是、架、在、鍊、定),前字第三聲則變調成輕聲「• 」(可是、打架、所在、洗鍊、搞定),近似於福台語的最低聲調 1 do。

預告:「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問、答下期開始第三單元,(18):為何「注音符號」教學未能與「羅馬拼音」接軌?筆者聯絡處:taitzer@gmail.com

註:漢語「輕聲」請參閱施仲謀著〈談輕聲詞的教學〉,此文作者認為「所謂漢語輕聲,並不是四聲之外的第五種聲調,而是四聲的一種特殊音變,即在一定的條件下讀得又輕又短的調子。」筆者日常無廣泛講「中台語」經驗,所知不多,無法置評。

延伸閱讀:()(1)(2)(3)(4)(5)(6)(7

專欄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