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補充水分、維持定速 運動傷害不上身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平時有跑步習慣、參與馬拉松競賽在國內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風潮,健身風氣的盛行更讓許多原本沒有跑步習慣的人,也紛紛加入跑者行列。醫師表示,參與路跑運動也需注意「隨時保持運動習慣、維持體力」、「定時補充水分」、「稍作休息或尋求協助」、「維持定速」、「輕鬆參加競賽」等事項,避免運動傷害,達到」安全、健康」的目的。
醫師指出,馬拉松是一個講求耐力與體力的運動,平常如果沒有進行一些訓練,突然之間去進行長時間的運動,很容易出現「腳踝腫脹、橫紋肌溶解症、血尿」等狀況。其中,橫紋肌溶解症是指橫紋肌急速損傷,導致肌肉細胞壞死,而大量的肌肉酵素阻塞在腎臟,若未及時排出體外,可能造成急性腎臟衰竭,嚴重的話會需要洗腎,甚至死亡。
在定時補充水分方面,脫水是許多參與馬拉松的跑者時常遇到的狀況。體溫在跑步時會升高,而流汗會使身體降溫,一定要定時補充水分,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建議在跑步前5分鐘,先喝下2百CC的水,比賽中則是每15到20分鐘,就喝大約2百CC的水;除水分外,要適當補充鹽分,因為大量流汗的運動,導致身體流失水分與鈉,只喝運動飲料是不夠,長時間運動最好適度補充鹽片。
雖說馬拉松是挑戰自己的運動,但切勿為得到好成績而不理會身體出現的警訊,已經感到不舒服時,最好先稍作休息或尋求協助,要是硬逼著自己堅持下去,可能會造成更糟的後果。
馬拉松講求的是穩定與耐力,跑馬拉松時,穩定的配速非常重要,不要一開始衝太快到後面就後繼無力,整場比賽中都讓自己保持在一致的速度是比較好的。
參與大型比賽可能使跑者緊張,一緊張會造成肌肉緊繃,緊繃的肌肉很容易導致受傷,持續的緊繃會消耗更多體力。所以,跑步時最好讓身體、大腦都保持放鬆、專注、姿勢正確的狀態,不會使體力太快流失。
跑步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