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專欄/小記】大選的體育政見 莫忘付諸行動

台灣舉辦2023年第三十屆亞洲棒球錦標賽,球迷揮舞國旗應援。(資料照,呂權紘/攝)
台灣舉辦2023年第三十屆亞洲棒球錦標賽,球迷揮舞國旗應援。(資料照,呂權紘/攝)

大選倒數不到一個月,綠藍白三黨候選人都提出體育政策,且有一個共通點,將來要成立「體育部」。衷心期待,不論最後誰當選,莫忘重要政見。

民進黨提出8大體育政見,最優先的是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希望有助於資源整合及跨部會協商,讓體育教育及運動產業發展同步進行。

國民黨也有5大體育政見,其中包括「時機到時,青年與體育可以結合,不要放在署裡,而是要提升層級,朝體育青年合成部會的方向推動」。

民眾黨則以部級化、產業化、企業租稅優惠3大體育方向為主,同樣提到成立部級的期待,「優化現階段體育署作為三級行政單位、做不到的跨部會整合」。

目前主管全國體育政策的單位為體育署,卻是掛在二級機關教育部之下的三級機關部門,經費來自教育部分配。

體育署的前身「體育委員會」,曾是獨立單位,但在馬英九主政時期、2012年修改《行政院組織法》,以精簡、瘦身組織為由,從二級機關變成教育部底下的單位。

放在教育部之下的體育署,不論是預算、組織,還是業務,都受到侷限,就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來看,不是好事。

硬把體育塞進教育主管業務,其實頗為勉強,除了校園體育之外,不論是競技、全民運動的目標計畫,都遠超過教育部的能力承擔範圍。

國際上重視體育發展的國家,都成立專責部門來推動,即便要和其他業務掛勾,也不會想到教育,畢竟這是各自獨立且繁雜的雙頭方向。

成為部級單位「有錢好辦事」,組織擴充,人力自然也變多,目標不光是在國際賽事奪牌而已,有能力從基層的培育開始,建造實在的金字塔發展。

體育發展不是喊口號、花大錢就行,必須與時俱進,以專業、科學的角度來面對,不論是政策規畫、執行,都需要不同視野看待。

體育是國力的展現,隨著時代進步,更成一門獨特產業,需要政府投注更多人力、心血、金錢來協助,「體育部」升格只是一小步,但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