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對美採購標槍飛彈進度正常 12月首批交貨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溫玉霞、馬文君等人今天在立法院提案指出,國防部籌獲高效能反裝甲飛彈,原訂今年可獲460枚飛彈、46套系統,但全數延後為112年獲得,關注進度延後原因。陸軍參謀長章元勳說明,反裝甲飛彈將在113年前分批交貨;標槍飛彈第一批交貨時間是今年12月,進度正常。

漢光演習地面部隊發射標槍飛彈。(中央社/檔案照片)
漢光演習地面部隊發射標槍飛彈。(中央社/檔案照片)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邀邱國正等人列席,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國防部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立委今天指出,陸軍向美國採購標槍飛彈、高效能反裝甲飛彈,卻延遲交貨。國防部長邱國正上午說,因俄烏戰爭、疫情造成影響,但最後期限沒有變,外界誤解指全部延宕,「沒有,是持續進行」。

邱國正表示,大家很清楚台灣的國家處境,跟國外採購任何軍品有時會遇到一些障礙,但國防部不斷努力,包含採購的國家也會幫忙解決問題;外界誤解認為是全部延宕,「沒有,是持續進行」,但有些不可抗拒因素是存在的。

陸軍參謀長章元勳在預算協商時也表示,107年簽署發價書後,原訂111年、113年各交一半,但受到疫情及晶片影響,第一批由111年延到112年,113年則不變、全案期程也不變,盡力不會再延後。

馬文君認為晶片問題要解決沒那麼容易,陸軍過於樂觀,應跟美方談;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委、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也表示,朝野都非常重視反裝甲飛彈交貨延宕的情形,國防部要向美方表達國會的意見。最後朝野立委達共識,國防部112年編列反裝甲飛彈預算新台幣12億1721萬元,凍結5000萬元,書面報告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另外,立委溫玉霞則關切,標槍飛彈採購案是否因俄烏戰爭而延遲交貨?章元勳表示,該案發價書訂定,第一批交貨時間是今年12月,進度正常。

至於人攜式短程防空飛彈(刺針飛彈)交貨延遲部分,海軍參謀長蔣正國表示,本來是海軍要買,後來陸軍也要買,海軍原訂今年交裝,但已經延遲,陸軍本來就是114年交貨,但美方回覆114年可一次交貨。

責任主編:于維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