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百年甲子園迎向未來 臺師大休旅所研討會搭交流平台

《體壇》百年甲子園迎向未來 臺師大休旅所研討會搭交流平台
《體壇》百年甲子園迎向未來 臺師大休旅所研討會搭交流平台

日本甲子園球場是所有日本高中棒球選手夢中的聖地,也因為2014年台灣的暢銷電影《KANO》,讓更多台灣人了解,原來甲子園與台灣也有十分緊密的連結,今年適逢甲子園球場落成使用一百周年紀念,當地一系列活動以外,甲子園歷史館館長谷本修更應臺灣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邀請,特地來台參加「2024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暢談甲子園球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甲子園棒球場落成於1924年,名字的來源正是當年恰好是「甲子」年,讓這個棒球聖地有了一個更添傳奇的名字。不僅作為每年日本高中棒球聯賽的舉辦場地,同時也是中央聯盟強權阪神虎隊的主場,無論是《KANO》描述嘉農前進甲子園的故事,就連阪神虎陣中也曾有包括陳大豐、郭李建夫與林威助等選手,都在在證明甲子園與台灣的關係深厚。

谷本修不僅是甲子園歷史館的館長,同時也是阪神鐵道董事與阪神鐵道運動娛樂事業本部長,他除了分享甲子園的歷史,他也肩負著百年球場迎向未來的重要角色,尤其阪神虎去年拿下暌違38年的「日本一」,更讓這支關西人氣球隊備受關注,包括內野屋頂「銀傘」鋪上太陽能板、夜間照明改以LED燈,或是門票無紙化的服務,都表達老字號阪神虎與甲子園球場,跟上時代潮流的腳步。

「甲子園球場過去只因為戰爭與新冠疫情停賽,就連大地震都沒有讓我們停下腳步。」谷本修感性地表示,日本與台灣都是多地震的國家,彼此相互支援,傳遞愛與關懷,當年311大地震受到台灣的大量援助,也希望向日前才在花蓮地震受災的台灣表達關心。

擔任本場演講引言人正是中華職棒富邦悍將領隊林華韋,他強調,從演講中可以得知,球場不只是舉辦比賽,還兼顧環境友善、永續經營與社區服務,功用非常大,透過百年甲子園的經驗分享,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方面。

百年甲子園的分享,透過臺師大休旅所舉辦的研討會,有了更多交流,已經舉辦24年的研討會,今年共有來自世界8個國家、356人參與,主辦單位今年更邀請包括谷本修在內的5位國外講者,針對運動、休閒、觀光與餐旅等議題進行演講,臺師大休旅所所長林儷蓉強調,研討會除了訓練學生統籌辦理的能力,還能成為產官學溝通的平台,她說:「邀請國際講者分享最新、最受關注的議題,讓國內包括政府、學術界與產業,繼續有努力的方向。」

除了專題演講與參與者的口頭發表,研討會還特別邀請日本山形縣西川町舉辦日本文化體驗,包括當地名產介紹,甚至有蕎麥麵、茶道與和果子的體驗,由休旅所副教授林伯修負責,他表示,臺師大與西川町的緣分由山形大學教授竹田隆一搭起,雙方並在2013年簽下產學合作,每年修習運動觀光課程的同學與畢業的學生,都能到當地參加滑雪活動,真正親身參與運動觀光的發展經驗,讓學生們收穫滿滿。

(圖文/臺師大休旅所提供)

更多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