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高爾夫球-校園扎根

高爾夫球-校園扎根。(圖片來源:羅開高爾夫)
高爾夫球-校園扎根。(圖片來源:羅開高爾夫)

高爾夫球運動在距離1904年聖路易奧運,睽違120年後,在巴西里約奧運,再度回歸奧運會競賽項目。高爾夫球運動成為奧運比賽項目,引起各國體育主管單位的注意,並以國家政策主導發展,擬定奪牌計劃,進而增加高爾夫擊球人口。另外也改變人們對高爾夫的看法:原來打高爾夫也能為國爭光,奪牌還能領取國光獎金,兩者對高爾夫都是好事。

在國際高爾夫聯盟(The International Golf Federation)的推動下,各國高爾夫協會於世界各地陸續提出推動策略。為推動高爾夫運動,台灣教育部體育署及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104年起,發起基層扎根計畫,針對國小、國中、高中等三級學校,採「社團」、「代表隊」模式,擴大參與層面並推動相關計畫。

上一屆Tokyo 2020 Olympic Men's Golf Competition(2020東京奧運男子高球賽)台裔美國選手Xander Schauffele(山大‧蕭佛利),以低於標準18桿的266桿,贏得奧運金牌。蕭佛利擁有台灣血統,是在加州出生的美國人,他的媽媽陳秉彝則是旅日台灣人,後來到美國求學,嫁給德法混血的Stefan Schauffele(斯特凡‧蕭佛利)。

出身苗栗苑裡全國花園鄉村俱樂部的台灣選手潘政琮(C.T. Pan)在7人延長賽,打敗美國選手Collin Morikawa(柯林‧森川)、智利選手Mito Pereira(吉勒摩‧佩雷拉)、哥倫比亞選手Sebastián Muñoz(沙巴斯提恩‧慕尼歐茲)、代表愛爾蘭出賽的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英國名將Paul Casey(保羅‧凱西)、與日本球星松山英樹(Hideki Matsuyama),拿下台灣第一面高球奧運銅牌。

高爾夫雖然是高技術門檻的國際主流運動,但確實為台灣能夠發展的運動強項,在亞運、甚至奧運,台灣選手都有機會奪牌,積極發展高爾夫運動,確實是台灣未來競技運動的重點。

位在新北市汐止區的樟樹國民小學,響應教育部體育署推動高爾夫運動計劃,在樟樹國小校長邱俊傑的全力支持下,校方2022年下半年向體育署申請成立高爾夫社團,順利通過獲得補助經費,於樟樹國小校園內設置打擊席及防護網等裝置,於2023年8月,正式成立高爾夫社團。

「高爾夫球,是讓體態更好的一個運動,然後也是可以鍛鍊自己的精神,並讓心智更為堅強、更堅定的一個運動。」樟樹國小校長邱俊傑說:「希望讓高爾夫球的社團成為學校的一個常規社團,讓小朋友可以在這個社團裡面,學到這個運動精神,還有我們運動的技巧。」

樟樹國小學務處體育組組長張富雄說:「這個專案的執行最主要的,其實是對於設置高爾夫球練習的那個場地的設計圖,請廠商規劃後,將設計圖附在計劃送件,計畫核可完工,就可以開始成立社團。」

為了讓全校教職員了解高爾夫這項運動,學校特地於2023年8月25日,安排全體教職員上兩個小時的高爾夫入門課程,包括室內課講解高爾夫起源、四元素、高爾夫規則等,以及實際於打擊席揮桿體驗,校長及老師們在短短的時間內,都體驗到小白球的樂趣。

樟樹國小高爾夫社團預計於9月12日正式開課,內容包括高爾夫起源及規則、基本站姿、握桿、打法等,並將到錦標賽訓練果嶺進行短桿校外教學課程,以及前往高爾夫球場觀賞球賽,課程內容豐富,精采可期。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