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數字會說話

高爾夫若想要突破原先設定的桿數,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想法」。(Photo by Stuart Franklin/Getty Images)
高爾夫若想要突破原先設定的桿數,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想法」。(Photo by Stuart Franklin/Getty Images) (Stuart Franklin via Getty Images)

在AI時代,人人都在講數字、談數據,唯數字是王道,都說數字最客觀、會說真話,其實數字不一定代表事實,要看這些數字是怎麼來的。就像統計是很好的工具,補償人們過多的情感判斷,但統計也會放大人類信任數字的盲點,所以在統計之前,先得要了解自己在算什麼。

由布萊德·彼特(Brad Pitt)主演的電影「魔球(Moneyball)」,是根據2002年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採用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挑選球員組建隊伍,分派球員上場,並創下美聯破紀錄的20連勝的驚人成績。電影是濃縮的故事,劇情的安排讓觀眾覺得數字這東西真是太神奇了,不但得以客觀幫助決策,也可以讓想要完成的目標,透過數字與數據的解讀,得以具體的一步一步往前發展。

高爾夫球運動,其實也有很多數字值得分析,透過專業人士的解讀,很多困擾的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前幾天有位破百班結業學員江先生來訪。閒聊幾句,談到目前近況,江先生說現在的桿數,是95桿上下。這個桿數讓他在球伴間,享有某些發言權與領袖地位。後來他提出一個問題:「當時,如果我設定的目標是破90桿,現在真的會打80幾桿嗎?」

一般球友的學習初期,高爾夫是「運動」,學揮桿是想把球打出去。所以基礎訓練的重點,在每一次擊球時,都令這類球友有擊球的成就感。揮桿球要「飛」,擊球桿頭要有力量釋放的聲音,得仰賴平時運動健身、優美姿勢,至於打幾桿,最好先不用勉強的設定。就算是真的,應該也不會有人真的認為,練習個2、3個星期,就可以突破100桿。

想要突破100桿的學員就不同。這些球友已經具備揮桿擊球的能力,所以揮桿動作的操控,對這級球友已經不是問題。所以不能突破100桿而形成所謂的破百障礙。無非是因為整體的揮桿過程,沒有「計劃」。這些球員如果想突破100桿障礙。不管是加強短距離的推桿,或是短打。還是,增加球道中,打上果嶺的成功率。都可輕易達成他們的願望。

至於,想要突破90桿,進入80桿成績的學員,需要的不是技術。如果已經具備破100桿技術,就足夠突破到90桿,進入80桿成績。無法進入80桿族,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想法」。

也許你以為80幾桿的高手,必須具備發球300碼長距;球道200碼內,桿桿皆能上果嶺;更誇張的認為,100碼內,可以把球一桿打到旗桿邊;果嶺上只需要一推,就可以進洞。如果真的具備這種功力,其實成績絕對不止是80幾桿,應該稱為高爾夫之神。

80桿與90桿的差別,在於學習的動機與要求。

高爾夫,是一種需要想像力的運動,你的想像力,發揮的範圍越大,達成的可能性越高。所以參加哪一級的課程,達成的級數就該是哪一級的目標,唯一的變數,是課程目標達成的時間。就好像要成就大位者,必須有大位者的需求與原動力。有成就大位者的原動力,達成差異只在於手段。手段是一種心性的修鍊。

如果你想破100桿,多下點功夫在高爾夫球上;如果你無法破80桿,那就多下點功夫在你的事業上吧!

◤運動爆款年中特賣!◢

👉Reebok 初夏品牌週 全館35折起

👉Columbia 年中特賣 5折起結帳88折

👉ASICS 超值回饋,滿2200折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