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那些年的台灣業餘錦標賽冠軍(國內篇)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前身為「敬公盃」的台灣業餘錦標賽,今年在國內知名家電大廠聲寶集團的贊助下,五月三十至六月二日即將於國華高爾夫俱樂部邁入第三十屆。這場中華高協主辦的台灣業餘大賽,扮演許多台灣選手在轉職業前的重要舞台,早期知名冠軍人物包括葉偉志、林文堂、黃玉珍、呂曉娟、魏筠潔、洪沁慧等人,而曾雅妮也在2003年的北海之戰留下歷史。

時間拉回到1990年六月中旬,台灣業餘錦標賽首度在台北球場舉行,分為由業餘培訓選手競爭的男子青年組、女子青年組,以及供社會業餘人士比桿的社會團體組、個人組,黃志浪和連佩芳分別贏得男、女子組軍,社會團體組則由百齡球場抱走、個人冠軍是張宏宗。

隔年轉戰第一球場進行的賽事,男子青年組增設團體賽,並廣邀國外選手參加,拿下該屆男子青年組團體冠軍的是由葉偉志、宋定衡組成的中華B隊,而葉偉志更包括個人、團體雙冠王。

從第五屆開始,原本的五個組別合併為三個組別:男子組、女子組與團體組(男子),張澤鵬和呂曉娟成為大贏家,張澤鵬另外和賴盈助組成的中華隊贏得團體冠軍,不過每年的主要焦點還是集中在男、女子組個人冠軍。

回顧歷屆冠軍,最風光的選手莫過於洪家煜,1996至1998年寫下三連霸壯舉,而張澤鵬(1992、1994)與高柏松(2001、2002)雙雙二度封王。至於女子組的呂曉娟(1994、1996、1997)和洪沁慧(1999、2000、2002)都三度封后,連佩芬(1990、1992)和李瑞慧(1993、1995)各贏了兩次。

2003年標榜著最後一屆「中華民國業餘錦標賽」,當時正開始嶄露頭角的曾雅妮創下十四歲的奪冠驚奇,接著才有2004年U.S. Women's Amateur Public Links(美國女子業餘公共球場錦標賽)和2005年North and South Women's Amateur Golf Championship(南北女子業餘錦標賽)兩場揚威美國業餘高壇的代表作。

隔年進入台灣業餘錦標賽時代,並改為比洞賽,三年後回歸比桿賽。期間,這場賽事加速國際化腳步,每年廣邀亞洲各國菁英好手來台參賽,除了提升我國高爾夫運動水準,更可增進選手國際比賽經驗。

來自韓國的崔嵩依(Song Yi Choi)在2004年成為史上首位贏得女子冠軍的外國選手,兩年後換成同胞金度勳(Do-hoon Kim)打開男子冠軍的國際大門,那一年歷經十八洞激戰,硬是讓後來榮登業餘球王寶座的潘政琮,錯失留下國家業餘大賽冠軍的機會。

劉必麒和林子麒在2005年的末代「敬公盃」包辦男、女子組冠軍,只是隨著前來闖關的國際選手實力愈來愈強,台灣選手不再強勢主宰這場賽事,不過仍造就了陳銘傳、黃韜、謝瑀玲、洪健堯、姚宣榆、李玠柏、高藤、伍以晴、張緯綸、陳之敏、洪若華、何祐誠、劉永華、呂孫儀等國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