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坑阿嬤的風土餐桌

詩人楊牧曾在〈來自雙溪〉如此描述雙溪:「火車接近雙溪。火車穿越那陌生的小站。火車將雙溪拋在後面,遠遠。我從來不曾在那小站下過車,雖然心裡以為曾有。有時我會想像那樣一個山區裡阻塞的村莊應該如何,如彼如此,才合乎自然等等。」

我們總在熱鬧的貢寮、瑞芳或平溪下車,與雙溪擦肩而過。牡丹、平林二溪擁抱著雙溪,雙溪遺世獨立。

今年秋天,決定探訪雙溪。在這場雙溪輕旅行,為我們帶路的是《風土餐桌小旅行》作家洪震宇。「雙溪距離台北一小時車程,卻是另一個世界」,他說,「這是一個被遺忘的地方,但在我眼裡,他們很有自信活在每一個小桃源。」

這裡曾經興盛過。一九五○年代的雙溪柑腳城,五個礦坑,約一萬多人從事煤礦工作。八十歲的阿嬤楊吳選用雨傘指著戚惠廟鄰近的長廊,一一細數:「這裡以前是理髮店、豬肉攤和菜攤。」楊吳選和八十三歲的石柯斷,是柑腳唯二進過礦坑的阿嬤。穿過鐵橋,楊吳選領我們走進長源里僅存燒窯場。必須彎下腰桿,才能通過礦坑口。荒草如今蔓延窯口,稍不留意,恐會踩空。當年燒煤時,把煤倒進窯口,洞口一封,整整燒上一天,熾熱火光才停歇。

石柯斷早年在礦坑裡工作,後來礦場災變後,不准夫妻同時入坑,轉而在礦區外幫忙。「當時我和姊姊中午一起送便當給爸爸媽媽,便當很簡單,就是白飯配菜脯。」她的女兒、柑腳社區理事長石雅渝回憶。

柑腳餐桌,刻畫礦工子弟的辛勤,與希冀平安的渴望。每逢農曆七月十五日,家家戶戶準備酥餃祭祀。這是雙溪特色佳餚,我們跟著阿嬤練習包酥餃,油皮在內,水皮在外,用擀麵棍使勁的擀。放入顆粒分明的綠豆或紅豆內餡,像包水餃一樣摺出邊角皺褶。下鍋油炸後,就成了表皮酥脆的金黃酥餃。熱騰騰的,就算燙口,也迫不及待一口咬下。

約一九八一年,煤礦停產。礦場關閉後,雙溪柑腳的人口就逐漸外移了。如今居民剩不到二百人,多是高齡的阿公、阿嬤。曾經辛勤推著礦車、養活一家子的礦坑阿嬤,怎麼閒得下來呢?二○○八年,她們成立柑腳阿嬤森巴舞團,頭戴白色羽毛,身穿森巴舞衣,讓沉寂多年的柑腳,恢復了生氣。我們現在也有幸嘗到阿嬤的好手藝,戚惠廟前阿嬤的辦桌,是柑腳最道地風土餐桌。

除了酥餃之外,阿嬤端出私房料理:蛋腸和腸中腸。先用米酒和啤酒,去除黑豬腸的腥味,再在小腸中灌入飽滿蛋汁,便是蛋腸:而所謂的腸中腸,則將腸子向內塞,層層套疊,搭配酸菜拌炒。吃起來頗有嚼勁,還留有酸菜的清香。雙溪人愛極黑豬肉,雙溪火車站前的朝市,短短一百公尺不到,就有四家黑豬肉攤。阿嬤的餐桌上,當然少不了黑豬肉。她將鹹豬肉搭配冬瓜,中間再夾入薑片;另一道菜則將黑豬五花肉拌炒瓠瓜乾,加上蘋果削片。阿嬤大廚的靈感從哪裡來?石雅渝指著桌上一盤野薑花蛋,說:「這是早上六點鐘,邊運動邊採來的野薑花啦。」一切隨興自在。

「這裡生活很平凡,卻很吸引我,」洪震宇說。就像他在《風土餐桌小旅行》寫道:「餐桌上的一菜一湯一飯一肉,雖然平凡家常,卻都是當地山海田野的濃縮精華,以及漫長流轉的生命軌跡。」平凡滋味,往往最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