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強/奧運銀牌將近30年 廖敏雄回首仍記憶猶新

年底12強開打,中華隊將挑戰2020東京奧運機會。全新世代的中華英雄們,從前輩手中接下傳承棒子,力拚續寫英雄篇章,而翻開過去輝煌榮耀,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銀牌,則是台灣近代棒球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

咬著牙苦撐
求學階段,廖敏雄就靠著優異的打擊實力闖出名號,多次獲得入選國家隊肯定,而對廖敏雄而言,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則是心中重要的經典戰役。

當時,由於外野手陳威成傷退,當時還是大學球員的廖敏雄遞補進入最終名單,而事實上,廖敏雄當時也有傷在身。「自打球弄傷腳,一直等到正式比賽前才好,漏了一些訓練讓我壓力很大,加上自己在隊上又是年紀小資歷淺的,算是教練重點觀察名單,有可能隨時被換掉。」

肩上有隨時遭替換的心理壓力,又得帶著腳傷接受照三餐練球的嚴格訓練,生心理壓力雙重夾擊,但廖敏雄為了家人,知道自己不能輕易放棄。

「我來自屏東的小鄉村,母親都很驕傲能我能打到國家隊,甚至會一直跟鄰居宣傳,不想讓他們失望,我知道自己不能放棄,當時只能咬著牙撐下去,而其實當時所有集訓的球員都相當辛苦,我認為訓練強度與壓力比現在還要強上好幾倍。」

廖敏雄,攝影/楊永全
廖敏雄,攝影/楊永全

良好化學反應
縱使訓練道路上佈滿荊棘,廖敏雄將自己的心理狀態武裝到最佳,再透過扎實的訓練彌補不足,最終才得以在巴塞隆納奧運大放異彩,成為中華隊奪下銀牌的重要功臣。

能奪得銀牌,廖敏雄深知只有自己一個人是無法做到,團隊當時透過長期培訓養成默契,加上預賽時不斷擊敗日本美國等強權奠定信心,技術與求勝企圖心都突破至最佳,種種良好的化學反應彼此影響,收穫甜美果實。

廖敏雄說:「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能奪得銀牌真的是一連串的巧合,預賽時扳倒大家心中的巨人美國又擊敗日本,這讓團隊信心有很好的成長,其中求勝企圖心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比賽打到最後已經沒有畏懼,所表現出來的實力甚至會比平常更好。」

披上中華隊球衣是所有球員的榮耀,而想在國際賽站上頒獎台,又得歷經一番寒徹骨,廖敏雄常用自身經驗鼓勵後進,「要永遠向上看,不要輕易滿足自己的表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世界12強系列報導
初代抗日英雄 廖敏雄解密一棒擊沉關鍵
棒球人最驕傲的時刻 黃忠義回首奧運銀牌榮耀
奧運銀牌帶動中職起飛 班底林琨瀚感觸深
國際賽期間「關靜音」林琨瀚傳授抗壓心法
打國家隊不只有壓力 黃忠義心中還有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