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盃增至48隊 國際足總增場避免放水可能

國際足總宣布下屆2026年世界盃的48隊賽制,新的賽制將大幅增加比賽場次跟收益。(圖:國際足總)
國際足總宣布下屆2026年世界盃的48隊賽制,新的賽制將大幅增加比賽場次跟收益。(圖:國際足總)

國際足總宣布下屆2026年世界盃的48隊賽制維持目前分組四隊、每組前兩名晉級方式,加上八支分組第三踢淘汰賽,新的賽制將大幅增加比賽場次跟收益,維持比賽公平,但縮短球隊集訓時間,比賽水準也可能下降。(陳楷報導)

國際足總六年前決定將2026年世界盃從2002年以來的32隊再擴編為48隊,但不增加主辦國負擔,仍然維持32天長度、總場次從64場變成80場比賽,如何調整賽程就變成難題。原本計畫分成16個小組,一組三隊,取前兩名晉級32強開始單淘汰賽,但如此一來,有三分之一的隊伍只踢兩場就結束。另一個問題是分組踢完前兩場後,最後一場的兩隊可以看前面的結果調整比數甚至結果,把先踢兩場的那一隊擠出晉級名單,換句話說就是無法避免放水的可能。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西德跟奧地利就聯手做掉阿爾及利亞,國際足總從2002年開始安排分組四隊的最後一場兩兩同時開踢,多少增加做球難度,但如果一組四隊變成三隊就一定有一隊會先踢完分組。國際足總也建議分組最後一場取消和局,如果踢和就要PK一定得分出勝負,但只有三隊踢三場,無論戰績互咬甚至進球數相同的機會都大幅增加,也更難分辨到底是認真比賽或者故意放水。

因此國際足總一直表示要繼續研究,下一屆賽制還有討論空間。不過14號宣布將仍然採取分組四隊、共24隊直接晉級,另外取戰績最佳的8支分組第三共32隊踢單淘汰賽,也就是延續過去20年來的做法,只是多一輪淘汰,要踢八場才能拿冠軍,增加分組第三晉級也減低強隊爆冷門落馬機會,但這樣同樣產生新的困難,就是總場次將從本屆卡達的64場暴增為104場,比賽天數也至少要增加七天,卡達因為把賽程挪到冬天,硬是中斷各國職業聯賽辦世界盃,去年濃縮在29天內踢完世界杯,但下一屆可能變成39天,而且前面一半的21天踢了72場球,但只淘汰16隊,部分強隊可能踢完兩場就確定晉級,新增加的16隊名額裡亞洲跟非洲各占四隊,北美跟歐洲各增三隊,南美洲本來就只有十個國家,新制將有六隊取得門票,比賽水準跟收視率都可能被16支以前踢不進世界盃的隊伍拖下水。

相比之下,1994年世界盃只有24隊一共踢52場就踢出冠軍,不到30年國際足總就把世界盃規模擴大了一倍。為了因應延長的賽程,國際足總準備把每屆世界盃前要求各俱樂部隊伍放人回國家隊的時間點從開賽前23天縮短為16天,如此一來整個世界盃從組隊備戰到結束還是兩個月,但縮短賽前集訓時間也會讓球隊整合更困難,甚至增加球員受傷機會。

對主辦國來說,原本美國選出了11個城市分擔60場比賽,加拿大跟墨西哥各10場,如果增加場次不增加比賽場館,那每個城市就要負擔七場甚至八場比賽,又要在天氣最熱的六、七月舉行。不過增加場次當然增加收入,過去四年國際足總賺了75億美金,增加24場世界杯,下個四年的收益上看110億,國際足總一方面合併男女世界盃的主辦國家,另一方面也承諾會把利潤分給所有211個會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