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恰神 聊聊彭政閔的不動四棒

我不是象迷,我只是覺得恰恰擔任四棒合理。

2015 年總冠軍賽第一戰,三局上,彭政閔頂著大逆風,推出右外野方向的深遠飛球,氣勢十足的恰式打法重現,小白球一路飛到警戒區,才被右外野手王柏融接殺出局。我心裡想:『這個球換作三年前的恰恰,逆不逆風都出去了。』


連續第二年,台灣大賽的組合都是桃猿 vs 兄弟, 兄弟連兩年下半季奪冠,去年恰恰在季末收官戰因為自打球受傷,影響到整個冠軍系列賽的表現,加上兩次關鍵時刻跑壘過於積極,在壘包前出局,間接導致去年痛失冠軍盃,甭管球迷批不批評,以彭政閔的個性肯定非常自責。


恰恰今年八月就滿 37 歲,但是他在新球季依然維持著健康穩定的出賽狀態,今年球季結束以 0.320 的高打擊率坐收。但是他的全壘打直到下半季 7/11 才從傅于剛手中敲出本季首轟,生涯首度單季長打率跌破四成以下。是的,他的長打火力輸出確實隨著年齡而逐漸衰退了,到了冠軍賽,檢討恰恰的聲音又開始浮現。但是不管總教練是謝長亨還是吳復連,恰恰都還是不動的第四棒。


彭政閔在 Game1 的打擊沒有任何安打,但打擊內容並不差,嗯,我知道他被拉 K 兩次,但是兩次三振都不是揮空振,(我個人覺得主審前幾球外角揀選的標準有點打亂了他的選球),Anyway ,重點就是我覺得他近況的揮空率其實很低,而且擊中球心的比例高,三局和七局的兩次擊球,一次右外野深遠飛球被逆風吹回、一次內野強勁平飛球被郭修延接殺,兩次揮棒都確實打中甜蜜點,只能說棒球的確是要看運氣的運動,十次打擊就算五次紮實,還得扣掉兩成負運打到布陣、被美技接殺,才會是一個三成打者。整體來說,恰恰的狀況並不算差。


從球季間,常常聽到有人檢討恰恰到底要不要移出四棒,結果最後彭政閔球季結束以後,締造從新人年起連續 15 年三成打擊率、連續 15 年四成上壘率坐收,再度刷新自己保持的聯盟紀錄,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長效穩定成績。


插播談關於三四棒的定位, 美式觀念有把最「全面」的打者擺第三棒的安排,第三棒是比賽開啟局投手就必須強制面對的棒次,上壘後也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夠被四、五兩棒掃回本壘,是銜接一、二棒上壘責任、三四五棒長打掃分責任的棒次,必須兼顧選球、上壘、速度、長打等綜合能力,美國的觀念三棒才應該要放上全隊最強的打者,舉例來說,旅美巔峰時期在小聯盟達成 30 轟、30 盜的台灣巨砲陳金鋒,當時就是陣中的不動三棒。


以打擊全面度來說,第四棒的優異度僅次於第三棒,最大的目的是掃打點,通常會放上全隊第二強棒,而且最好慣用手和第三棒相反,更能造成投手困擾。


好的,我們回來看一下兄弟的打線,你會發現他們的排法沒有錯,他們今年最強的打者是周思齊無誤,而他也確實是冠軍賽中的第三棒。他是左打,排在他之後的第四棒是右打的彭政閔,我個人覺得恰恰今年的表現說是兄弟第二強棒並沒有太大問題,因為長打確實是他退化和輸給周思齊的部分,但是依照打擊率和上壘能力來說,他的綜合能力擔任掩護三棒的第二強棒,是很合理的安排。



談完觀念面,請容我讓我分享一些較虛無飄渺的心理面,透過兄弟一些年輕選手的回饋,真的不難理解為什麼不管是草總還是頭總任上,恰恰始終是不動四棒,他能給年輕選手的安定感,現階段仍是兄弟其他資深強棒(包含思齊、威助等)所無法給予的,更可貴的是,他還沒有到只能做精神領袖,他的實質攻擊守備能力都還是很優秀的。


他的長打能力確實不太符合一般人對四棒的認知,但現階段的兄弟,尤其是台灣大賽時的兄弟,讓彭政閔扛四棒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分散其他中心棒次的壓力,亞洲的觀念認為第四棒是最強打者,不夠硬不足以扛,現在讓許基宏、蔣智賢這些新銳砲扛四番,他們面臨的心理壓力,要直接把擔任其他棒次時的打擊成績複製在擔任四番上,恐怕不像打電動那麼簡單。


我個人是個死忠的鋒迷,但是恰恰和泰山才是我心中 CPBL 的臉,我到現在都覺得這三個人並非不能勝任先發,但礙於現實,鋒哥和泰山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嗯…所以看到恰恰能在台灣大賽中扛四棒真的是無限感動。文末順便恭喜他新人年起連續 15 年三成打率、四成上壘、明星賽先發的連霸偉業達成,沒有意外第 16 年還是會繼續連下去。


我不是象迷,我只是覺得恰恰擔任四棒合理。


撰文:卓子傑(活力熊)

圖片授權:專業運動攝影師法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