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跑法的主要元素

事情看起來完全是他本來的樣子,但在表象之下⋯⋯空無一物。——尚保羅.沙特 (Jean-Paul Sartre,法國哲學家)


姿勢跑法的主要目標是駕馭重力,因為重力是使身體向前移動的動力來源。跑步時,我們是透過關鍵跑姿→落下→拉起的順序來運用重力(圖1)。


◎ 加入慢跑俱樂部粉絲專頁,設定「最愛」掌握最新體育資訊!

圖1 ➲ 任何跑者都必然會經過「關鍵跑姿→落下→拉起」這三個元素,所以姿勢跑法的訓練非常重視專注力,必須把注意力放在這三個元素上,其他動作都是這三個元素所形成的結果,例如手臂與腿部的擺動範圍。


是跑者支撐體重的最佳姿勢,接著「落下」是跑者運用重力向前移動的主要動力,最後把腳掌從地面「拉起」以盡快回到下一個關鍵跑姿。

圖2 ➲ 在輕快配速下的關鍵跑姿。請注意,腳掌離地的高度跟跑步的速度有關。


觀看跑步影片時,你可以利用分段暫停的方式來分析影片,當跑者的騰空腳在膝蓋附近,支撐腳以前腳掌的蹠球部支撐在地面上時,正是我所謂的「關鍵跑姿」,此時支撐腿的膝蓋微彎,身體呈S 形,腳上正承擔著一步之中最大的體重(圖2)。此刻跑者的身體正處在準備向前落下的關鍵時期,只要一股微小的力量就能使它向前失去平衡。這股微小的力量可以來自外部的重力,或是藉由內部肌肉張力的釋放,使身體改變姿勢而向前落下,跑步動作就此發生(圖3)。

圖3 ➲ 允許身體在重力的牽引下,朝你的目標方向自然「落下」。

所以向前跑,就是「允許」身體不斷向前「落下」的過程,強調「允許」是因為我們無法強迫落下發生,我們只能讓落下自然發生。落下是重力造成的,它會使身體同時向下和向前加速。如果每一次的落下角度都一樣,而且每一步都能盡量減少著地的剎車效應,這股加速度就能使身體維持等速移動。


姿勢跑法的最後一項元素是「拉起」。當體重通過支撐點後,立刻拉起支撐腳,使腳掌離地(圖4),身體騰空後必須快速重建平衡,作為回到關鍵跑姿與落下的準備。當體重離開支撐點的正上方後,腳掌也沒有理由再留在地面上。在落下階段,切忌為了增加落下速度而用肌肉主動發力,因為人體是無法主動加速落下,所以不管多用力都只是浪費力氣而已。


向前落下是跑步加速度的唯一來源,落下時要像木桿向前傾倒一樣,姿勢不能跑掉,必須維持住緊密的整體性。

圖4 ➲ 在拉起階段,前腳也同時落下,但它純粹只是受到重力而向下落,落下的過程中前腳絕不能主動向前或向下施力,跑者只需專心拉起後腳就好。落下動作會自然發生。


腿部任何用力「推蹬」地面的用力動作都會導致身體向上移動,這即是垂直振幅過大的主因,它同時會對身體水平速度造成負面影響。有些人認為下肢(髖膝踝)三關節伸展的動作有助加速,所以才想要推蹬,但這並不符合力學的邏輯。


為了說明清楚,我們引用較為生硬的運科術語—地面反作用力的向量。瑪格里亞(Margaria)研究發現,在支撐結束時此向量與地面的最小夾角大約是63.5° ;此外,頂尖跑者的垂直振幅都在4~6公分之間,而且身體的質心只會產生2~3° 的「水平位移角」(圖5)。


刻意用力「推蹬」會使水平位移角度大於身體所需,使身體偏離上述的最佳水平軌跡。從這點來看就無法支持推蹬的理論。此外,當我們從跑步時肌肉部位活動的數據來看(肌電圖),傳統認為在推蹬期該用力推蹬的肌肉(像是股四頭肌)都沒有反應,再次證明推蹬是多餘且沒有實際效益的動作。因為伸展肌群的主要用力時機不在伸展期,而是在關節彎曲的支撐期,當下肢的肌肉伸展時身體已經失重,體重不在了肌肉就無須再用力,這現象被運動科學家稱為「伸肌悖論」。

圖5 ➲ 圖中為跑者在支撐結束前的落下角度,想跑得愈快,就必須維持較大的角度與步頻。「推蹬」的動作會延長觸地時間與拖慢步頻。


跑步時不用推蹬,真正需要專心注意的動作是把腳掌從地面「拉起」。在姿勢跑法的教學模型裡,跑者只要考慮腳掌在臀部下方上下移動的幅度,專注在拉起,而非拉回。雖然在外人看來,跑者是把腳從後方拉回臀部下方,但只要「即時拉起」腳掌就會很快回到臀部下方,快到根本察覺不出來;所以,當跑者的動作正確時,在心裡只會感覺到腳掌是直上直下的動作,就像在原地跑一樣。換句話說,只要跑者感覺需要把腳掌從後方拉回,就代表腿尾巴形成,一定有某些地方做錯了。這就是旁觀者的描述與跑者本身對動作的感受之間最大的差異。


從力學上來說,旁觀者所見的腳掌軌跡是一弧形,這是騰空腳實際上的動作沒錯,但它是慣性所造成的被動結果,並非主動用後腳畫出一個弧形。在跑者的主觀意識中,只要拉起腳掌即可。


我們無須知道是哪一塊肌肉用力,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要移動身體的哪一部分,以及何時移動。當該部分的身體移動時,負責該動作的肌肉自然會正確用力;換句話說,我們所要下達的指令是「拉起腳掌」,後大腿和其他相關肌群自然會完成任務,腳掌也會自動形成最佳的軌跡。


即使我們碰巧知道拉起腳掌主要是靠後大腿的膕旁肌,但在跑步時我們不用刻意收縮該肌群,只需想著拉起腳掌的動作。問題常發生在錯誤的動作指令,像是「抬膝」或「把腿往前送」,這種錯誤的動作會導致力學效率低落並提高受傷風險。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姿勢跑法中三個元素的簡單循環:關鍵跑姿→落下→拉起。然而,簡單的元素不代表學起來很容易,要完全練會並不簡單。


從理解姿勢跑法的簡單概念到實際練會之間,有一道很高的「知覺」門檻。我們已經在第四章仔細討論過知覺的意涵,以及在學習動作時它所扮演的角色。知覺,是大腦的工作,它的運作過程很複雜,包括透過感官所接收的外在訊息,接著進行分析、評估與存進記憶庫。為了執行跑步動作中三個簡單的元素,大腦會在預測未來的同時權衡思想、欲求、過去的動作記憶,以及量測心中的恐懼與遲疑,而且持續比較與下結論,最終才會依據身體的狀態決定該採取什麼行動,這些過程都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知覺運作的過程即是一種從氾濫的資訊中挑選出適當訊息與採取適當行動的能力。


外在環境與內在思緒會同時帶來龐大的資訊,這些資訊會不斷轟炸我們的感官,但絕大多數的資訊都像耳邊風,沒機會被認識與感知到就消失了。我們稱它為「知覺閾值」,在每一個當下我們的大腦只能處理一定的資訊量,超過了就會過載。


問題是,大腦處理這些訊息的優先順序和程序為何呢?人類在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心智已經演化到能挑出特定的訊息,再替它們排出優先順序。這些具有優先權的訊息通常跟身體的健康和生存密切相關。心智會先權衡所有的資訊之後再根據所處的環境下決定採取行動。


為了把這些化約成比較容易理解的圖象,我們現在來設想一種情況:你為了一場即將到來的鐵人賽準備出門練跑,但這個星期的訓練量很大,特別煎熬,你的訓練動機低落。你在心裡已經默默地把這點納入考量,想要放慢速度輕鬆跑就好。但正當你熱身剛結束打算慢跑時,一隻大狗邊吠邊朝你衝過來,此時求生的念頭瞬間攻占你的意識,所有盤聚在心裡的思緒與想要放慢速度的想法被拋在腦後,你立刻決定加速快跑。


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跑出驚人的速度。求生的本能比你想要在下一場比賽中跑出好成績的驅動力大得多。想跑好的挑戰正在那裡。贏得比賽對生存來說並非至關重要,想要贏或跑得好只是你眾多欲求中的一種,欲求最終能否達到滿足取決於你的專注度與決心。


身為一位運動員,你每一秒都在決定該做還是不該做這個動作,在運動過程中這些決定都是獨自完成的。以跑步來說,這些動作非常簡單,就是關鍵跑姿、落下與拉起,但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精確重複這些動作,就必須具備強烈的決心與持續的專注度。


在跑步時必須保持專注與持續採取的行動即是:有意識地使體重向前落下,以及在正確的時間點把腳掌從地面拉起的動作。聽起來很簡單,但學起來可是一大挑戰。接下來幾章要進入實務演練階段,目的就是要使你內在的心智與外在的動作都能專注在高效率的跑步姿勢上。


參考資料:

(1) Margaria, R. Biomechanics and Energetics of Muscular Exercise. Oxford niversity Press, 1976, pp.127-128.

(2) McClay, Lake, and Cavanagh The Extensor Paradox Experiment. In iomechanics of Distance Running. Human Kinetics, 1990, pp.129-186.

本文選自 出版社《Pose Method 鐵人三項技術全書》一書。

《Pose Method 鐵人三項技術全書》由國際知名的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Dr. Nicholas Romanov)精心打造,是一本運動技術的革命性教材。以「Pose Method 」為基礎,深刻揭示運動的本質,將重力視為主要推進力,重新定義了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的運動技巧。


書中從基本原理入手,清晰易懂地解釋了運動力學概念,透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結果和博士多年的教學實戰經驗,呈現了一套獨特的運動教學理論與訓練法。無論你是運動教練或愛好者,這本書都將幫助你突破個人極限,以最有效率、最符合生物力學的方式執行運動動作。


◎ 書籍資訊:Pose Method 鐵人三項技術全書

◎ 延伸閱讀:培養自律與恆毅力的習慣

◎ 加入慢跑俱樂部粉絲專頁,設定「最愛」掌握最新體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