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客博「世界館」多元融合 推薦6大必看展品

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即日起至10月15日在桃園盛大舉辦,主館之一的「世界館」從客語的「天光日」出發,分為4大展區,除有全臺最大球形投影裝置敘說客家歷史,以及7座浮空穹頂的沉浸式劇場,昨日策展人王騰崇更分享6大必看展品,邀請民眾前往感受全國客家遷徙史。

「世界館」由王騰崇策展,分為「序曲」、「世界客家」、「點亮世界」及「攜手前行」4大展區。王騰崇表示,「序曲」是運用球形投影3分鐘序曲動畫影片,敘說客家族群踏上未知的旅程,並與當地文化融合、轉變的過程;「世界客家」則是以蒼穹天光微亮的天光為概念,創造出7座浮空穹頂的沉浸式劇場,同時搭配聲音及燈光營造海洋意象入場,讓參觀民眾從航海區延續到世界20個國家主題介紹,感受多元而在地的文化。

王騰崇特別分享,在「世界客家」展區更陳列馬來西亞「客家獅」、「豬仔錢」、「香港客家服飾與花帶」、「模里西斯的第一份中文報紙」、「檳城大伯公廟瓦當」、「馬來西亞霹靂州錫礦場模型」等6大必看展品,其中,馬來西亞「客家獅」,有別於傳統的舞獅樣貌,擁有方正的獅頭、上下顎可以自由張合的白色牙齒與誇張鼻子;「香港客家服飾與花帶」其中的花帶是客家女性手工編織的繩結飾品,可以用於衣飾、燈飾與祈福贈品等,也展現樸素、寬鬆、簡易的客家特色。

「模里西斯的第一份中文報紙」,則是講述18世紀至19世紀期間有許多客家人移民至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模里西斯,在1932年,由游俊、朱梅麟等客家人創辦的中華日報,以繁體中文刊載,主要報導與臺灣有關的時事新聞,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

馬來西亞「客家獅」,有別於傳統的舞獅樣貌,擁有方正的獅頭、上下顎可以自由張合的白色牙齒與誇張鼻子。(桃園市政府提供)

「模里西斯的第一份中文報紙」是由游俊、朱梅麟等客家人創辦的中華日報,以繁體中文刊載,主要報導與臺灣有關的時事新聞,是模里西斯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桃園市政府提供)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即日起至10月15日在桃園盛大舉辦,策展人王騰崇更分享「世界館」6大必看展品,邀請民眾前往感受全國客家遷徙史。(桃園市政府提供)

「世界館」中的「世界客家」展區以蒼穹天光微亮的天光為概念,創造出7座浮空穹頂的沉浸式劇場。(桃園市政府提供)

花帶是客家女性手工編織的繩結飾品,展現樸素、寬鬆、簡易的客家特色。(桃園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