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盃資格賽》體育署長親下指示 籃協盼借鏡中職薪資透明解決失能險問題

亞洲盃男籃資格賽未開打風波不斷,體育署署長鄭世忠今天(20日)親上火線說明,他承諾體育署將全面中華籃協經費支持,但也給予3點建議,包含維護選手知情事項的權利、組訓方式升級調整和提供失能險解決辦法。籃協副秘書長賈凡補充,職籃目前不如職棒成熟、薪資也不透明,球員不願提供合約將影響到保險公司的保額估算。

體育署長今天召開臨時記者會,對於近日亞洲盃男籃組訓的風風雨雨,署長鄭世忠親自現身說法,首先,參與國家隊的職業選手應與協會成為對等合作夥伴,而非上對下,除了集訓時間等大小事等都要讓選手知情,依照國民體育法規定,只要協會辦理國際賽有營利,盈餘都應該和球員分潤,體育署希望協會和球員好好商討「出場費」細節。

第二,體育署要求有職業選手的協會建立國家隊組訓SOP,也比照中華職棒採「長期」歸化,例如一兩周就可集訓一次,間斷性長期集訓,期間也可邀請國外教練來台短期指導,讓職籃教練參與,並和選手一同成長,如此一來球員和教練都能獲益。

第三,有關失能險問題,球員若無法提供合約,保險公司當然也沒辦法給予高理賠額度,鄭世忠指出,選手和球團可選擇把部分合約內容遮蔽,僅露出薪資部分。此外,體育署將尋求幾家民間保險業者,看看是否有機會組成「保險國家隊」,幫助提升選手福利。

有關失能險部分,昨(19日)記者會上籃協副秘書長張承中透露,目前全部失能保險理賠上限300萬,暫時失能則是一個月5萬,支付12個月。

賈凡補充,國內職籃環境不如中華職棒發展成熟,與職棒薪資透明不同,籃球員合約、薪資相當保密,從去年亞運起保險問題就一直無法有效解決,就是因為球員合約取得困難,再加上時間緊急,保險業者來不及計算出球員的保額、也來不及呈報給政府機關編列預算,只好給出基本額度,若球員及時提供合約,保險業者就可計算出保額上、下限。

此外,籃協未來將參考中職作法,透過發文給聯盟、聯盟再通知球團的方式獲得合約,畢竟球團送出球員讓他們效力國家隊,萬一球員在過程中不幸受傷,球團依約得繼續支付薪資,屆時接受保險給付的也將會是球團。

緯來體育台2023-24NBA美國職籃大賽-賽程轉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