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盡頭的比賽 醣類怎麼補? 營養師怎麼說

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社會大眾對於各項運動項目的關注度有所提升,而所謂長距離賽離比較為人所知的有馬拉松、自行車環法賽、鐵人三項以及網球、足球,等球類運動,這些都是一場比賽需要進行一小時,甚至是五、六個小時的賽事,那比賽的過程中,選手們長時間處於高度專注、緊張、高心跳的情況下,能量消耗一定也比平常高出許多,那要如何補充才有辦法應付比賽呢?

選手大部分會透過果膠、運動飲料來為身體補充醣類及電解質,不過甚麼時候補充?要補多少?這都是必須經過平常練習就要去測試的,否則在比賽中不小心攝取過量,會因為腸道內滲透壓失衡,導致嚴重的腹瀉,以知名馬拉松選手—Eliud Kipchoge為例,在柏林馬拉松,補充了約200克的碳水化合物,才造就了2:01:39的佳績。有人會問說:「如果再多吃一些,會不會跑得更快?」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但是相信這樣的劑量一定是背後的團隊,經過縝密的實驗設計得出來的結果,畢竟比賽不是遊戲,沒有辦法Reset重新開始,所以各個環節都得確認再確認,避免失誤造成腸胃不適,導致比賽的最後階段沒有辦法好好的發揮。

相信大家有在關注網球比賽都會發現選手們在場邊會有漱口後把水吐掉的動作,其實他們不是在耍帥唷!根據研究發現,將含醣的液體在口中漱口之後,會透過口腔中的神經接收器傳遞訊息給大腦,藉此提升比賽中後段的意志力。

市面上的運動補給產品推陳出新,基本上小小一包,一應具全,透過平常練習中的補給去選出在產品性質、價格、順手性最適合自己的產品,有好的補給策略,才可以有效提升成績,趕緊去了解什麼樣的補給策略最適合自己吧!

更多TSNA精彩報導
中職》江坤宇第25場首次失誤 台鋼新人游擊手曾子祐視為目標
中信兄弟》「師父」本週要來台灣開球 平野惠一現在就開始緊張
樂天桃猿》選秀會在第5順位 沈鈺傑:今年高中投手水準蠻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