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可取經 周董籲珍視運動文化
運動部預計8月掛牌成立,綠委7日舉辦座談會,與會的前職棒球星周思齊提及,他竟在台東的台灣史前博物館看到傳奇職棒選手郭源治及「亞洲鐵人」楊傳廣的館藏,「史前博物館不是應該收藏史前文物嗎?」周直呼弔詭,呼籲運動部未來應多重視運動文化。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吳沛憶昨日舉辦座談會,邀產官學界討論運動部未來的運動文化政策願景,周思齊提到在史前博物館看到運動選手館藏,覺得非常弔詭,也擔心世界棒球12強冠軍之路的相關文物未來是否也會步上後塵,最終散落在角落無人聞問。
他指出,美日有不少常設博物館推動產學合作,未來政府是否可以比照文化部「藝術銀行」機制,將收藏的運動文物「只租不賣」提供公私立機構展出,藉此系統性收集為國爭光的運動員事蹟及相關文物,也可以整理散落在民間的文物,呈現給台灣社會。
周思齊也希望大家不要只關注選手的奪牌事蹟,背後的生命歷程也很重要,否則這些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就像流星般一閃而逝,例如大家都只知道楊傳廣奪牌,但很少人知道他是受到時任台東農工校長陳耕元的鼓勵才步上田徑之路,而陳耕元正是電影《KANO》中嘉義農林棒球隊的成員上松耕一,這些故事書寫出來也能推動產業結合,把流星變成多元的鑽石。
陳培瑜呼籲政府重視台灣運動文化,未來運動部的業務分工中,應考慮以「運動文化資源司」的高度,去設計建立台灣的運動文化機制,並作為未來設置運動博物館的主責單位;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產業組長劉姿君則承諾,委員的意見都會帶回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