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專家惦惦啦!那些打臉數據分析的經典世足賽

AL KHOR, QATAR - DECEMBER 14: Theo Hernandez (22) of France in action against Achraf Hakimi (2) of Morocco during the FIFA World Cup Qatar 2022 semi-final match between France and Morocco at Al Bayt Stadium on December 14, 2022 in Al Khor, Qatar. (Photo by Mohammed Dabbous/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足球賽事的數據並不一定能完全反映真實賽況。 (Photo by Mohammed Dabbous/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大家小時候肯定聽過《瞎子摸象》的故事,但隨年漸長,人長大了,反而忘了箇中道理,就如今日的足球比賽,很多人只看賽後數據或幾分鐘的精華片段,就自視為專家作出「頭頭是道」的分析,恐怕是見樹不見林。筆者作為球評,不禁有著幾分嘆息。

單是用1場足球賽的資料和數據,作為判斷球員和球隊表現的話,往往以偏概全。就像本屆世界盃,當中西班牙對日本的比賽,控球時間西班牙佔82%,日本只有18%,射門次數西班牙也領先5:3,但最終結果日本以2:1勝出。

剛看完的比賽,大家都會有印象,若是時代久遠的比賽,就更加不能只看數據了。記得1986年世界盃,SOCRATES率領的巴西,遇上「黃金中場」的法國。形勢上,森巴軍團明顯佔上風,CARECA和JULIO CESAR各有1次中柱,但高盧雄雞卻能互射12碼晉級,顯然比分反映不了真實情況。

又例如1990年世界盃16強,南美雙雄巴西和阿根廷狹路相逢,當年觀看直播時,主持人黃霑和球評林尚義更形容比賽是「大人對小孩」,前者取得壓倒性優勢,後者毫無招架之力。巴西在整場比賽有2球中柱和中楣,結果是阿根廷球王MARADONA交出漂亮直線,2名巴西後衛互相碰撞,造就「風之子」CANIGGIA成為英雄,1箭定江山,領軍晉級,最後更能打進決賽。

試想想,若非幸運女神眷顧,法國和阿根廷能淘汰巴西出局嗎?再說,1996年歐洲國家盃4強,英格蘭對德國在法定時間打成1:1,加時2分鐘,翼鋒Anderton射門中柱。因當年賽事實行「黃金進球」制度,加時哪1隊先進球,比賽就會結束,意味三獅軍團若在加時先進球,根本不需要互射12碼,而擅長12碼的德國也難憑此優勢,打進決賽。諷刺地,德國在決賽面對捷克,正是憑「黃金進球」奪走冠軍獎盃。

還想起1988年歐國盃,英格蘭在分組賽全敗出局,但面對最後冠軍荷蘭時,Lineker和Hoddle開賽不到10分鐘先後中門柱,假如當時領先2:0,局勢肯定截然不同,更不可能輸1:3。足球數據只能參考,難作完整分析,就連2018年世界盃冠軍法國在多項主要統計數據,都沒能排名第1,如場均控球時間排名第19位,跑動距離排名第28位。

足球賽只看數據就能「閉門造車」的話,國際足聯也不用派人前往球場觀看比賽,再撰寫技術分析報告,像前香港足球隊總教練郭家明就連續3屆擔任世界盃技術分析專家。

再簡單一點,van Gaal麾下的曼聯,控球時間經常名列前茅,但其實皮球總是在後場橫傳,進攻效率卻是乏善可陳。只看數據,未必分析到當中的「質量」,當1名後衛錄得3次偷球的時候,說不定,其中2次是對手大意之下,把皮球輕易「傳」給他,就像數據「誤傳」了印象和表現給我們。

◤世足推薦文章◢
👉南韓靠離譜誤判踢走強隊 世界盃黑哨專家標籤難消除
⚽世界盃史上3大傻眼誤判 明明進球裁判說沒進慘遭淘汰
看更多👉世足不可不知

 

👉瘋足球,預測冠軍抽好禮

👉瘋足球聚會美食全面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