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的全能進化!從進階數據點評 Harrison Barnes

文/天Sky


前天在個人粉專上聊了ESPN記者認為Luka Doncic可能出任先發大前鋒一事,大家回應和討論挺良好的,不過似乎很多人都隱隱覺得小牛未來會是Dennis Smith jr.和Luka Doncic的球隊,而忽略掉了某個小牛高薪簽下的潛力新星。

So…那麼今天就順道來談談Harrison Barnes上一季的改變吧!

回顧兩年前,Barnes初入小牛的那年所展現出的單打手潛質,相信是讓許多人驚豔的。但在去年選秀選進天才後衛Dennis Smith jr.後,他受到的關注度、甚至是實質的數據輸出,都受到了新少主的壓縮。

但這代表Barnes表現得不好、或是其地位即將被DSJ與Doncic徹底取代嗎?我倒不這麼認為。Barnes上一季的轉型雖然傳統數據上都呈現下滑,不過整體而言,我認為是一次值得讚許的成功轉型。

這裡先來簡單用數據聊聊,Harrison Barnes到底做了那些轉型做為開端好了。

單以傳統數據來看,Barnes上季的數據主要是得分與命中率比16-17賽季下滑,籃板和助攻上升,還不算有顯著的差別。

且從下面的觸球數據來看,Barnes的每次觸球時間即每次觸球運球次數都和16-17賽季差不多。唯一有差別的,是高低位持球數的下降,而這兩個地方也正是16-17賽季Barnes最常啟動他單打的熱點,也連帶讓上季他在場均高低位觸球得分也都呈現下滑。

(16-17)

(17-18)


不過如果純以單打品質來說,看一下下面Playtype數據的圖:

(16-17)

(17-18)

Barnes在16-17賽季每回合單打得分是0.93,上季則是0.96,單打效率反而是變好的。原因就在於Barnes在16-17賽季多半是採用跳投作為單打的收尾,上一季則嘗試更多的身體碰撞,因而上罰球線的頻率由7.9%上升至11.6%,And 1率也從1.4%上升至3.8%。

且上一季全聯盟單打回合超過2回合的球員中,每回合單打得分超過0.90的球員也只有22位,Barnes上季以聯盟第五高的單打回合、並有0.96的單打得分,其實依舊是頂尖的數據。



不過如果Barnes的轉型只是單打數微幅降低,那基本上根本沒啥好談的。所以接著以下兩項,才是他轉型的重點:


一、從進攻終結者逐漸轉往發動進攻者。
二、從中距離拉往三分線。


是的,16-17賽季的Barnes雖然一肩扛起小牛多數的得分重任,但當時他持球幾乎就是為了終結。而上一季不同的點在於,小牛設計讓他持球並非全然為了得分,而是為了用他的得分威脅、搭配掩護跑位戰術,來解放其他球員的出手機會。

尤其是低位單打這個區塊上。16-17賽季與上一季Barnes的低位持球數分別是5.7和4.5,大概是下滑場均一次的數量,但低位出手數卻落差一倍、直接砍半。

(16-17)

(17-18)

因而Barnes上季每次低位觸球得分下滑並非是由於球權減少而效率降低,同時他得分減少但觸球時間持平也並非是他在空耗球權,而是這些東西都轉移到了數據無法呈現的發動進攻上。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助攻數。16-17賽季Barnes低位助攻數0.2次在側翼中只能算是中下水準,但上一季Barnes的低位助攻數0.4次在聯盟小前鋒中已經僅次於LeBron、KD與Ben Simmons。

且很有趣的是,在助攻數上升之餘,Barnes的低位傳球數反而是下降的。

我認為這能解讀為16-17賽季他低位單打時與球隊的配合上較為凌亂,不是自己出手的話就只好再丟出去、甚至是丟出去再要回來繼續單打,因此多了很多對團隊攻勢沒幫助的傳球。而上一季,在小牛許多攻勢是由他低位持球作為起手式之下,Barnes也就能打得更簡單有規律,該傳就傳、該上就上,省掉很多不必要的多餘傳球。



再來,除了低位啟動進攻外,上一季小牛也調增了Barnes打擋拆的數量。16-17賽季時Barnes在擋拆中多是作為roller,也就是終結者。但上季他作為roller的角色幾乎消失,轉而變成了ball handler的角色。

而出乎意料的,Barnes擋拆時的命中率與失誤率都很不錯,擋拆持球效率更可勝過聯盟中83.8%的球員,小牛在這方面算是做了一個成功的實驗。只是下一季面臨到Doncic分食球權,Barnes會不會持續有打擋拆進攻的機會,就不得而知了。

而從上述兩項數據來看,都能看出Barnes從終結者(低位終結點、擋拆roller)轉變為了發動進攻者(低位啟動點、擋拆持球者),這是角色上的轉變。

實際打法上,先從得分數據來看、比較一下以下的數據:

(16-17)

(17-18)

總結以上幾項數據,可以看出Barnes上一季三分比例調增、中距離比例減少,但同時之間,受助攻率卻也更加降低了。後者可以佐證Barnes上季減少終結者角色的事實,代表著Barnes正在從一名「中距離接球得分的終結型前鋒」,轉為「更符合現代風格的持球型全能前鋒」。

再來看出手數據,在觸球時間、運球數量不變但受助攻率降低的情況下,Barnes的三分C&S(Catch&Shoot)頻率由15.5%上升至21.8%,同時中距離pull up(急停跳投)頻率卻從33.4%下降到26.7%。

另外Barnes不只是增加三分C&S的比例,他在三分pull up上也有顯著的上升,三分pull up出手數從0.3次上升至場均1次,顯見出他的出手區域往外拉的意圖。且在三分pull up上Barnes還保持有37.7%的命中率,以這樣的高難度出手來說是很優異的把握度。

更加驚人的點在於,做出了這麼多球風上的調整後,Barnes雖然傳統數據上看似命中率下滑,不過如果以有效命中率來看得話…Pull up方面Barnes的有效命中率從43.2%變為43.1%,還是在正常的起伏範圍;而C&S方面Barnes的有效命中率更是從48.5%上升至51.5%,反而是有明顯進步的。

並且未來在球隊有更多具備傳球視野的球員後,Barnes也將有更多機會在底角三分接應開火。而揮別掉當年冠軍戰底角百投不進的陰影,上一季Barnes在底角命中率也有出眾表現。尤其是左側底角三分,整季有53.5%的表現,下半季更有超過七成的強大水準。

所以這裡先做個段落小結。Barnes看似數據只是微幅下滑,但實際上他在打法上的改變是存在的。

他從受助攻、偏中短距離的兩分球終結者,轉變為了自主帶球、中長距離出手的全方位進攻發動者。

更讓人激賞的是,在這樣的轉變下,Barnes實質上的效率並沒有降低。甚至在上季才開始嘗試的打法如C&S、三分Pull up、擋拆持球等方面上,他不僅沒有為此打亂自己原本的節奏,反而在這幾塊上都繳出了水準之上的表現。

因此與其說Barnes退步,實際上他根本是進化了才對。



也於是前天我才會強調,倘若小牛真把Doncic移去扛四號,讓Barnes轉回三號位,其實是很理想的。

因為一來可以解決他防守四號位消耗大量體力、導致單打效率與C&S效率下滑的問題;二來Doncic也能作為他和DSJ發動進攻後的弱側接應點,在最大程度掩蓋他體能問題的情況下,先展現出他全方位活化進攻的能力。

上一季小牛在半場陣地戰上使用不少高位掩護的射手戰術,利用射手群吸引防守來為Barnes解放高低位單打的空間,並讓他伺機去做低位策應或是高位切入分球。而下一季在弱側有Doncic這名優秀的射手接應、以及DeAndre Jordan做為強力的掩體和roller下,Barnes與DSJ啟動的空間無疑也將更寬廣。

怎麼說?一如我之前在粉專談論Doncic的文章所說,Jordan的體能與擋拆走位能加強小牛高位掩護戰術的執行度、Doncic在弱側接應後三脅兼具的能力則能加強小牛高位掩護戰術的多變性。

你掩護後如果繞下,射手就獲得了空檔;如果換防,那麼就有機會直接把球高吊給Jordan小吃大;而如果為了避免這些情況而引來弱邊的防守,那轉傳給Doncic後他就能投射或是再進行突破分球…所以在防守者壓力增加、不能輕易放掉射手(Matthews)、禁區(Jordan)以及弱邊(Doncic)後,最終得出的是甚麼?

答案就是Barnes和DSJ兩位主持球者能夠靈活運用的空間,也正是Barnes能展現他三分與兩分線pull up能力以及高水準單打能力的時刻。



同時,上一季小牛也設計了一些screen the screener的戰術,讓Barnes兩翼45度角持球,透過Dirk與外圍球員在高位的交叉掩護,來解放出Dirk的拉出去’外線投射的機會,並讓持球的Barnes順勢下到底角射手位去拉開空間。

如果Dirk的角色可以轉由Doncic來擔任,那麼也就能同時運用到Barnes上季表現優異的底角三分準度。甚至是讓他拉下去低位終結,或是再伺機轉傳,也是有可能的。

因而許多人雖然認為Doncic應該要立即的拿下更多球權,但這樣Barnes豈不是就又回到當初金州時期的處境、再度變回等球射手了嗎?難道這就是小牛當初簽下他所要的?

不只是Doncic需要機會,現年才26歲的Barnes,他也需要一個機會。

當初他離開金州後,他證明了自己不只是等球射手,更是強力終結者。

如今他更要證明自己不只是終結者,而是當年選秀報告中的王牌型前鋒!

當然,在小牛一哥已經確立是DSJ之下,Barnes未來很可能是二當家甚至是三當家,但我想這一樣不會改變他必須向球團、向全聯盟證明自己可以做甚麼、做多少的事實。畢竟如果Barnes真能在全面進化的路上解放出新的自己,那麼小牛在未來球隊配置上也將會擁有更多的選擇。

所以我也才會說在Doncic適應NBA並調整體能狀態的期間,去創造並提供Barnes一個可以成長的環境,這應該是很合理的。

而下一季,他與DSJ在主掌球隊上可以展現出多大的突破,勢必也將在多數層面上決定小牛能否真的衝擊季後賽戰場。一如兩年前Barnes初入小牛時我所寫的…

沒錯,在經歷金州與達拉斯上空的風風雨雨後,北卡飛鷹的飛行日誌,依舊正在不斷地翻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