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A賽事 台灣選手的省思

中國時報【張國欽╱特稿】 以外卡資格參加本屆裙襬搖搖LPGA菁英賽的17歲加拿大新人韓德森,今將爭奪第1座LPGA冠軍;一旦成功,將是繼紐西蘭高寶璟(15歲)、美國湯普森(16歲)後,LPGA史上第3年輕的冠軍選手。 LPGA近2、3年「長江後浪推前浪」,除球后高寶璟,已誕生多位新的冠軍得主;包括去年的韓將金孝周、李美林,本季贏得2冠的金世煐,今天可能多出韓德森,這幾人都是17歲至22歲。 他國LPGA年輕選手已在爭冠,台灣選手呢?尚無人敢說有把握打進前10,因實力與其他國女將相比還有一段差距。是環境、還是選手訓練上出了問題?有必要好好思考與改進。 7度女日巡「賞金后」涂阿玉曾對「台灣一姊」盧曉晴說:「比賽每桿只有1次擊球機會,妳練球應該試著每桿打不同的球路,如果每球都打出自己的意思,才有可能在比賽打出好成績。」這句話改變盧曉晴練球的觀念。 「台灣一哥」林文堂練球常把球放在困難度不同的球置練習切球,直到都切到洞邊為止。男子職業新秀洪健堯為了適應國外刁鑽快速果嶺,常跑到特性相同的永漢球場磨推桿。 現在的台灣選手很努力、練的也多,卻少有人進行上述的練習,以致擊球技巧不夠「細膩」;遇到難度高的球場,難免因精準度與穩定性不足而打不出佳績。 本屆裙襬賽,人家如何打出低於標準桿?台灣選手應好好想想怎麼練才做得到,切莫辜負裙襬搖搖舉辦比賽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