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Matt Chang】細節大師 Buck Showalter

紐約大都會Chris Bassitt完成工作時與總教練Buck Showalter握手。(Photo by Brandon Sloter/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紐約大都會Chris Bassitt完成工作時與總教練Buck Showalter握手。(Photo by Brandon Sloter/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文/Matt Chang

「所有你想不到的細節與注意事項,賽前他早就寫滿在筆記本上,總是胸有成竹是我能給予的最高評價。」本季從西岸轉到至大蘋果並拿下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生涯新高15勝的投手Chris Bassitt,如此描述著那位帶來贏球文化的新總教練。

當人們談論到今年球季以前的紐約大都會隊,直覺都要搖搖頭或輕聲嘆口氣,預算充足球星不缺,然而戰績卻完全上不了檯面,連續5季於國聯東區排名都在第3~4名遊走,季後賽當然是癡心妄想,雪上加霜的是球團陸續爆發兩位管理高層涉及性騷擾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士氣低至谷底。然而65歲的老教頭Buck Showalter接受邀請重出江湖一肩扛下帶兵重任後,事情起了戲劇性的變化。

Buck Showalter 2022年重返大聯盟執教。(Photo by Sarah Stier/Getty Images)
Buck Showalter 2022年重返大聯盟執教。(Photo by Sarah Stier/Getty Images) (Sarah Stier via Getty Images)

短短1年間,大都會季賽從77勝暴增至101勝,締造隊史第二高勝場數,並重返久違的季後賽戰場,狂喜的紐約球迷完全不知道為何1個人事變革竟能帶來如此全面的戰績提升。

約莫近20年裡,由於高科技器材的廣泛應用,以及長春藤名校畢業生包攬職棒業界多數總管職位後,棒球大數據分析已經成為主流,以往總教練全權掌握投打調度規劃的生態起了轉變,更多時候冷冰冰的數字在球隊制服組眼中價值遠勝帶兵資歷,於是乎一些不願意妥協堅持傳統棒球哲學的教練逐漸被邊緣化直至消失,沒有太多帶兵經驗但全盤接受高層指揮的退役球員陸陸續續成為新寵。這股潮流直到2020年才有了微妙的變化,鬧出作弊醜聞一堆相關高層被迫下台的太空人,大膽啟用已經71歲高齡在家含飴弄孫的Dusty Baker,要知道該隊在科技訓練與數據應用方面是執大聯盟牛耳,此刻卻選擇逆勢操作,看不出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出乎意料的是,老教頭並沒有與球隊格格不入,太空人依舊保持絕對強勢,這無疑給傳統派教頭的支持者打了一劑強心針。

有「對沖基金之王」美稱的大都會老闆Steve Cohen於2020年底買下球隊時,明確表示5年內要衝入世界大賽捧回金盃,為表決心簽下高薪合約挖角球星不手軟,接手首季戰績卻差強人意,懷疑是自己灑錢不夠豪氣所致,本季開打前又重金禮聘Max Scherzer、Eduardo Escobar、Mark Canha、Starling Marte等一眾好手加盟,最後一塊拼圖則是總教練人選。老闆與總管Billy Eppler心裡十分明白,他們沒有時間慢慢等了,主力球員身手黃金期就在這2~3年間,需要一個熟悉球隊日常運作且有整合實績的資深人士職掌兵符,眼下Buck Showalter是極佳人選,不僅3次榮獲年度最佳總教練獎項肯定,連巴爾的摩金鶯這種萬年弱旅也帶得有聲有色,同時業界不少在其麾下效力過的球員都給予極佳評價。於是3年禮聘合約奉上,大都會期待能迎來嶄新的面貌。

長期接觸Showalter的棒球圈人士,都會以「控制狂」形容之,這個詞並不是貶抑,而是讚揚其對於各環節細節掌握的深入無人能及,務求所有作戰策略都能照事先規劃執行,提高贏球機率。若你以為老派的Showalter排斥數據,那可是天大誤會,在離開金鶯隊後有段時間曾轉任電視球評期間,共事過的主播、記者都對其擅長統計數據分析的功力深感佩服,他也透露自己長年都在數字堆裡打滾尋找對手的弱點,並非只靠經驗與直覺行事。紐約時報記者Bill Pennington則曾撰文表示,早在1985年還不到30歲的Showalter初次擔任洋基小聯盟總教練時,當賽後所有人都跑到酒吧喝兩杯買醉放鬆時,他老兄則是耗費大半積蓄,買下當時售價昂貴的新科技產品:錄放影機,目的是錄下所有洋基大聯盟隊伍的賽事,空閒時研究傳奇教頭Billy Martin的臨場戰術調度,並寫了大量的筆記方便反覆熟讀,偷師成功人士致勝之道,之後的幾十年裡他一直都是球界最用功的教練之一。

所以Showalter十分重視數據,然與那些用高階電腦跑迴歸統計羅列一堆資料並信誓旦旦奉為圭臬不可動搖的數據部門主管不同,他認為這些研究結果並不是拿來評斷一位選手的優劣,而是從中找出弱點並予以強化改造,小市場代表光芒隊正是最擅長這種方法的隊伍,不少球涯面臨頻瓶頸的球手都在坦帕灣獲得重用並繳出亮眼貢獻。骨子裡他是數據派,卻不拘泥於數字,過往曾有制服組人員建議他雪藏金鶯隊捕手Matt Wieters,原因是數據顯示其蹲捕時偷好球能力低下,Showalter聽聞後指出盲點,當時經常搭配的幾位投手不是球路尾勁太強便是控球能力不好,單憑一瞬間移動手套想欺騙主審獲得好球著實不容易,實際並沒有該份報告所顯示的如此不堪。他強調觀察入微、全盤思考後,數據應該是參考工具之一而非完全被其牽著鼻子走。

入主大都會隊總教練一職後,Showalter首先帶來的是休息區內的安定感,不論場上發生任何情況,總是老神在在,與過去兩任菜鳥教頭經常猶豫不決或草率指揮有著顯著差別,雖然時常擺著撲克臉,但私下卻經常會在選手表現失常時適時精神鼓勵打氣,球隊內部氣氛應是近年最和諧團結的一年。細節狂魔個性使然,他甚至找來工程人員重新粉刷主場休息室並添購照明設備,並將休息區角落阻礙視線的建築結構物拆除,營造舒適明朗的休憩備戰空間。

關於作戰層面,Showalter改造球隊的第一步便是強化牛棚戰力,完全遵循當年在金鶯的成功模式,這裡指的並非是憑空練出更多優質中繼投手,而是調度時機的改變,眾所周知火球男Edwin Diaz是大都會陣中球威最佳的後段局數投手,專職負責關門工作,如果在第8局輪到對手中心打線上場打擊,那麼Showalter會毫不遲疑地提早派出終結者阻斷一切反攻可能,之後再給予充足休息天數,在投球局數與前一年幾乎相同的情況下,Diaz締造生涯單季最低防禦率1.31,每9局平均三振人次從12.78暴增為17.13。大都會本季使用中繼佈局投手的哲學十分簡單,盡可能避免連續2日出賽,保持登場時手臂足夠有力。別小看這些細節,在漫長的162場季賽,大都會確實靠此減少牛棚成員受傷頻率並維持高競爭力。

至於先發投手與打線環節,由於老闆重金投資所帶來的幾員好手加盟,體質本就不弱,加上Showalter與年輕投手教練Jeremy Hefner、新任打擊教練同時也是前三壘名將Eric Chavez合作愉快,團隊打擊三圍全數較上季攀升,先發投手防禦率亦有顯著進步,這還是在王牌投手Jacob deGrom因傷僅出賽三分之一球季的劣勢下所成就的。投打強勢高效輸出,勝場數迅速累積,去年世界大賽冠軍亞特蘭大勇士隊幾乎整季都在苦追大都會車尾燈,最後以101勝並列分區龍頭。儘管國聯季後賽外卡戰不幸輸給教士隊而收到部分批評,冷靜想想,這只是Showalter帶隊的第一季,肉眼可見的體質改變不該因短期系列賽失利而予以否定,來年更上層樓希望濃厚。

Buck Showalter帶領紐約大都會的第一季最終結果不盡如意。(Photo by Rob Tringali/MLB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Buck Showalter帶領紐約大都會的第一季最終結果不盡如意。(Photo by Rob Tringali/MLB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Rob Tringali via Getty Images)

一如既往,Showalter把所有功勞全歸功於球隊每一份子,上至老闆的鼎力支持、下至場地維護人員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潤滑劑,讓幾十人的團隊能夠順利運轉,「是你要去主動瞭解選手的需求,融入整個隊伍之中,而不是強迫他們來迎合你的帶兵風格,這是我當總教練多年累積下來的心得,因為實際上場比賽的是球員,而不是我們這些老骨頭。」

有睿智謙遜的資深水手掌舵,大都會只會更難以被擊敗,就像1位熱情紐約球迷高舉的看板上所寫的:「In Showalter we trust, period.」

◤週年慶限時下殺◢

👉運動鞋、露營用品下殺3折起

👉石頭掃拖機器人66折,現省2萬

👉雨季家電烘被機、烘鞋機、除濕機限時下殺

👉解封出國去!行李箱3折起

◤推薦文章◢

👉 獨家專訪李智凱 不斷進化 超越SSR的李智凱

👉 獨家專訪 延續出色成果 軟硬體再進化 臺灣體操還有長路要走

👉 從動作失憶症找回身手 葉政盼傳承前輩火炬為台灣體操付出

👉 奧運開朝元老 競技體操始於古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