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親屬關係定位明確 正名畫蛇添足

華人社會中,親屬稱呼具有特定意義,也便於辨識關係。(本報資料照片)
華人社會中,親屬稱呼具有特定意義,也便於辨識關係。(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這次修改國語辭典,除了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也對外孫、外孫女加註為「今亦稱為孫子、孫女」。教育部說這是因為涉及性別歧視,所以才調整,但很多人看了都嚇一跳,難以理解歧視從何而來,因為在他們生活中,從來沒有看過或體驗過,稱呼或被稱呼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孫子或外孫是一種歧視。

依照教育部修改辭典的邏輯,如果以內、外來區分稱呼是一種歧視,那「堂哥、堂姊」及「表哥、表姊」也是以內、外來分,難道也是歧視?男人、女人以性別來區分,豈不更有歧視的味道,國語辭典裡面難不成都要加註「今亦稱為人」。

銘傳大學副教授劉廣華就在臉書發文說,華人文化素重家庭關係,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個人修養也是要先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華語之中,對於親屬關係有非常明確的定位。

因此,在華人社會中,從父系的伯叔父、伯母嬸嬸、姑姑姑父、堂兄弟姊妹、姑表兄弟姊妹、侄兒侄女,一直到母系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姨表兄弟姊妹、外甥甥女,清清楚楚。

在中華文化中,稱呼具有特定意義,也便於辨識。不叫外公、外婆,小孩子改叫「台北阿公、阿嬤」、「台南阿公阿嬤」來辨識,就比較好嗎?教育部這次改變,不但忽視了中華文化的因素,也是畫蛇添足,徒增困擾。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指教育部國語辭典「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的解釋,加註了「今亦稱祖父、祖母、阿公、阿嬤」,是改善性別歧視的一大進步,這讓許多民眾驚呆了,覺得叫外公、外婆是一種歧視,可能只有王婉諭。

更多相關新聞
祖父母不分內外 孫子女也跟進
王婉諭推外公外婆正名 蔡正元:全世界最可笑的事莫過於此
網友投票:93.5%不認同外公外婆改祖父祖母
不再強調內外 教長:國語辭典加註現今用語
宅神酸小燈泡媽:外婆的澎湖灣該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