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上位置逐漸模糊——NBA那些非典型位置球員

文/

克朗


籃球這項運動,因為非常吃身材和體能上的優勢,因此,自古以來都會用球員的特點劃分出位置,也就是傳統的控球後衛、得分後衛、小前鋒、大前鋒、中鋒。而NBA也和一般籃球一樣,有不少在球場位置上的根深蒂固觀念: 中鋒通常比其他球員高,控衛則是最矮,強壯體態的大前鋒,機動性高的小前鋒與得分後衛等等。這些觀念也會影響球隊在選秀會上或交易操作上的選擇,如當年一直傳出Kevin Garnett為了打大前鋒,把自己報矮到6呎11,甚至Kevin Durant那看起來完全不只6呎9吋的身高,都是為了讓自己在球隊中能打到自己舒服、適合的位置,而將自己的身高”加油添醋”。



而當然,在近代籃球,尤其是金洲勇士隊的小球陣容風靡整個籃壇之時,即使”快速的攻守輪轉、大量外線投射”並非勇士獨創,但勇士證明了配合強悍的防守與戰術運用,他們能創造別人沒有的盛世。而近幾年每支想要挑戰勇士的強隊,也開始積極的組出不同的陣容來應對,有的像爵士依然用雙塔與半場進攻來當作武器,但更多的是跟著小球浪潮起舞的球隊如火箭,都希望能用機動性更高的陣容來做快速換防與攻守輪轉應對。

現代籃球,將不同與以往的球隊位置思維限制,以下光就身材位置而言,多了一些更能發揮自身優勢的”異類”存在著:


高控球後衛

EX: Magic Johnson、Ben Simmons


一般的籃球思維中,控球後衛都是場上較矮的位置,除了因身高劣勢而遠離禁區之外,一般也認為較低重心和較好的協調性,對於運球和控球、控場較有幫助。但總是會有一些例外,像灌籃高手裡的牧伸一一樣,高壯的身材卻擔任球隊指揮官,能投擅傳,還有守到赤木這樣禁區大個子的能力。

而在80年代,就有過魔術強森這樣的奇才出現,他也被認為是灌籃高手阿牧的參考原型。身高6呎9吋的他,高大的身材配上靈活的移動和超乎常人的傳球視野,開創了湖人”Showtime”的強隊歷史,在80年代帶領湖人拿了5座冠軍。而身為史上最年輕的FMVP Magic Johnson生涯也是滿滿的成就,可惜在1991年因HIV被迫提早離開球場。

而目前來看,上季最佳新人Be Simmons相當有當年Magic Johnson的影子,有著更高的6呎10吋身材,Ben Simmons卻是從上大學就開始主打控球後衛,他有著其他同身高長人沒有的良好協調性和控球技巧外,他更有真正控球後衛所必備的傳球能力,且就算自己打,也能夠輕鬆把同位置的矮小防守者給硬吃掉,遇到協防又能用傳球能力送出一次次精彩的助攻。



當然,這樣的大型控球後衛可遇不可求,畢竟可能在成長過程中,身高較高的球員,可能會被要求去練更接近籃框的攻守技巧,即使現在延伸四號等投射能力的長人也很夯,但能結合控球和全場的籃球視野技術,則是更吃天分的事。而我們希望的是,未來Ben Simmons能長出他的外線威脅性,甚至是更好的罰球命中率而已,因為未來針對他的防守和戰術,只會越來越多。


矮壯型中前鋒

EX: Larry Johnson、Draymond Green


禁區球員,尤其是中前鋒,早期的思維都會希望用身高取勝,畢竟”You can teach the ball, but can’t teach the tall.”身高永遠是潛力的象徵之一,有多少年輕球員當初及是身高被看上進入籃球這項運動的。但也有一些特別的NBA球員,即使沒有傳統禁區球員的身高,卻有著完全不輸禁區球員的內線攪和能力。

Larry Johnson在NCAA時,帶領UNLV大勝Duke時就頗富名氣,後來也以選秀狀元之姿進入NBA,那時的NBA不太會有像Larry這樣的矮壯型球員,僅6呎6吋卻擅長大前鋒的位置,那可是比一些得分後衛都還矮的身高。但禁區能強硬碰撞,能投外線能助攻,他在面對任何防守者都有一套應對方式而不吃虧。前期在黃蜂是能飛擅守的球隊主力,即使後來因傷病來到尼克隊,依然能穩定做出貢獻,並和紐約尼克在1999上演”老八傳奇”。

近幾年勇士奪冠功臣的Daymond Green,記得在進NBA前,甚至NBA初期,一直在各大網站是以”小前鋒”定位存在。直到2014-15球季,在Steve Kerr大膽調度下開始重用他扛下4號,6呎7吋的他在身高上吃虧不少,卻有著強悍的單防能力和靈活的補防、協防嗅覺,同時也具備三分能力拉開空間。之後多次入選明星球員的他,甚至在特定五小陣容能打到5號位,且也是勇士的防守核心。

當然,如果看看2013的狀元Anthony Bennett,就知道矮壯型前鋒要成功其實也並不容易,關鍵在於有沒有相對應的機動性,且越全能越好,如果身材劣勢下又只有單一化的功能,便很容易會被他人所取代。


“不三不四”的混淆型前鋒

EX: Rashard Lewis、Tobias Harris


最後一種就更模糊,但我還是想拿出來討論,就是一些打3號位不太對,打4號位又不是太適合的球員。這種”不三不四”的球員,若沒有遇到好的體系和適合的教練戰術,將會相當尷尬並難以發揮所長。

Rashard Lewis第一次出名,是在04-05年他在超音速和Ray Allen的搭檔,入選了人生第一次明星賽,身高有6呎10吋的他,卻更喜愛在外圍遊走,生涯38.6%的三分命中率命中過1787顆三分球,生涯5.2顆籃板的他也不以護框見長。他在魔術隊時期,和另一名”不三不四”的控球前鋒Hedo Turkoglu成了絕配搭檔,在場上兩人常常三四號交替著防守,良好的機動性可減少他們錯位防守的情況,和魔獸Dwight Howard的配合也曾在東區掀起過一股浪潮。

而Tobias Harris,6呎9吋的身高搭配頗為精壯的身材,卻更擅長從外圍持球作戰,且在防守端較為無力的情況,常常造成守隊方小前鋒橫移速度過慢,守對方大前鋒卻又頂不過對方的窘境。但有著”小Melo”之稱的Harris,仍有相當強力的進攻天分,之前在活塞有也曾經執教過Rashard Lewis的Stan Van Gundy,讓Harris在三四號之間游移打機遇戰,而來到快艇後,他又和另一名性質很像的Danilo Gallinari一起扛下快艇的前場重擔。在下一季少了DeAndre Jordan在禁區坐鎮籃下防守,Tobias Harris將要面臨更重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