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傳奇時刻】電影《火戰車》的緣起—英國傳奇Harold Abrahams與Eric Liddell

1924:  British sprinter Harold Abrahams crosses the finish line to win the 100 yards race at the AAA Championships. Harold Abrahams (1899 - 1978) the 1924 Paris Olympic 100 metres champion whose feat was later immortalised in the film Chariots of Fire (1981).  (Photo by Central Press/Getty Images)
Harold Abrahams衝過終點線。(Photo by Central Press/Getty Images) (Central Press via Getty Images)

英國傳奇田徑選手亞伯拉罕斯(Harold Abrahams)與利德爾(Eric Liddell),1924年巴黎奧運分別在100公尺、400公尺短跑奪得金牌,其中利德爾是英國目前為止最後一位400公尺金牌,兩人故事被改編為電影《火戰車》,而他們真實的經歷,比起電影更為波瀾壯闊。

《火戰車》於1981年出品,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原創劇本、原創音樂以及服裝設計,原聲帶橫掃各大音樂榜單,一曲《Chariots Of Fire》日後不但在大小運動賽事必定播放,甚至在電影、廣吿中被廣泛應用,至今仍未退燒,你可能沒看過電影,但你肯定聽過這首經典曲目。

來自蘇格蘭的亞伯拉罕斯是猶太裔,主攻100與400公尺短跑兼項跳遠,前一屆奧運成績不理想,後來聘專業田徑教練協助改善技巧,也是英國業餘選手首次聘請私人教練的例子。

利德爾是虔誠基督徒,中國天津出生的他是名傳教士,巴黎奧運時因為100公尺預賽在週日舉行,這天是基督教的安息日,利德爾因此退賽,改比400公尺項目。

電影將此情節改得較為煽情,其實利德爾並非出發前才知道此訊息,過程也不像電影有這麼多衝突,賽程很早就公布,利德爾花了3、4個月針對400公尺訓練。

亞伯拉罕斯拿到的100公尺金牌,英國直到1980年莫斯科奧運(當年英國抵制賽會,允許選手個人名義參賽)才再度有人於此項目摘金。

改挑戰400公尺的利德爾也獲得金牌,此後英國再沒人於奧運此項目摘金,他還在200公尺收獲銅牌,亞伯拉罕斯則在4x100公尺接力得到銀牌。

利德爾奧運前的成績,還在國際水平之下,卻在奧運登頂,且決賽前,團隊一位物理治療師塞給他一張紙條,寫著引述聖經的一段話:「尊重我的,我也必尊重他」。

(Original Caption) A remarkably sharp
Eric Liddell. (Photo by George Rinhart/Corbis via Getty Images) (George Rinhart via Getty Images)

這段話意指看重上帝的,上帝也看重他,利德爾因為重視自己的信仰做出改變,也獲得上帝的看重,付出有所回報。

亞伯拉罕斯退休後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出任英國隊隊長,並擔任英國官方奧運報導的編輯,當了40年體育記者,出版過不少書籍,於1978年去世。

他在猶太裔運動員中擁有很高的評價,1981年獲選國際猶太體育名人堂,2009年入選英格蘭田徑名人堂。

利德爾巴黎奧運結束隔年就回中國傳教,儘管飽受戰亂威脅仍堅守崗位,後來被日軍拘禁,1945年因腦瘤在濰縣集中營病逝,集中營現址現有雕像與紀念博物館。

由於戰亂加上年代久遠,利德爾墓地詳細位置一度不可考,一位在香港工作的土木工程師沃克(Charles Walker),後來憑藉史料與從集中營囚犯繪製的地圖,1989年找到確切位置,且與當地政府達成協議,放置墓碑並設立紀念花園,還以利德爾的名字成立基金會,幫助中國、香港以及英國的跑者。

利德爾的母校愛丁堡大學,不但捐贈墓碑,並在2012年設立以他命名的獎學金,校區範圍有一座同名的社區服務中心,2002年蘇格蘭第一屆運動名人堂票選,利德爾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體育英雄。

【延伸閱讀】

👉【奧運傳奇時刻】一時瑜亮 亞洲鐵人楊傳廣與美國好兄弟Rafer Johnson

👉【奧運傳奇時刻】曾氣到丟金牌入河 拳王阿里與奧運的緣分

奧運相關影音

免責聲明

奧運、奧林匹亞、奧運五環、奧運格言Faster Higher Stronger及相關標章與吉祥物為國際奧委會、東京奧委會或其相關機構所擁有。本網站與上述該等機構並無任何贊助或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