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專欄】進步從接納數據開始:新人王熱門Josh Jung的蛻變之路
去年此時,德州遊騎兵的新秀三壘手Josh Jung因為左肩關節唇傷勢嚴重,而接受手術,結果直到球季尾聲才站上大聯盟。一年之後,Jung已經成為今年美聯新人王的熱門,更是遊騎兵打線的中流砥柱。
在本季51場比賽的219個打席裡,Jung目前累積了0.291打擊率、0.338上壘率與0.527長打率,wOBA也是出色的0.358 (130 wRC+)。另外,Jung也擊出了12支全壘打,領先所有新人打者。這也讓他在近期的美聯新人王競爭,持續與波士頓紅襪吉田正尚、休士頓太空人Hunter Brown和西雅圖水手Bryce Miller糾纏。不過Jung的崛起除了身體恢復健康外,還要歸功於他在疫情期間的蛻變。
Josh Jung with a bomb! pic.twitter.com/zVNHz1ZT2b
— Texas Rangers Insider (@RangersInsiders) May 31, 2023
Jung在大學時期就是以打擊技巧出色為名的新秀,這也讓他在2019年選秀會第八順位獲得遊騎兵青睞。Jung原本是技巧遠優於力量的打者,不過就在全小聯盟因為2020年疫情大爆發導致停擺的同時,Jung卻開始改變他的攻擊型態與揮棒。
在去年1月接受FanGraphs作家David Laurila訪問時,Jung表示:「新冠疫情發生對我來說,某種程度是個轉機。我在那時候學會怎麼去控制身體,怎麼去帶動我的身體使我可以在面對內角球時可以打出具備下旋的飛球。」他也提到遊騎兵當時的訓練方式,就是不斷用偏斜角的速球攻擊內角,不斷挑戰他去適應和修正。
面對球團給的課題,首先他改了站姿的部分,選擇將上半身稍微提高,減少雙腳之間的距離,然後把站姿從原本的平行站法,些許改成開放式。這樣的改變,讓他在揮棒時,除了給自己更多空間揮擊內角球之外,他也可以更順利劃過本壘板,把球帶到左半邊。
策略上,Jung也一改過去尋求反方向攻擊的態度,採取了想辦法把球拉打到天上的方法。結果他在隔年的賽季開始,擊球數據不僅進步,長打的產能以及純長打率(長打率減去打擊率)的數據也水漲船高。
不過Jung即使在打擊不斷增進,他在大聯盟的初登板,卻一再因為傷勢延後。去年左肩的傷勢,也一度讓人擔心他好不容易練就出來的長打火力,會因此大打折扣。而就當他去年升上大聯盟以後,Jung也經過了一段適應期,才開始有些成績。
當時的Jung以為是姿勢問題導致打擊成果不佳,然而在和球隊教練討論與研究後,Jung發現他太想要攻擊投手投出的球路,導致他的設定視線不斷飄移,讓他在看球時失去準心,姿勢也跟著跑掉。所以在那之後,他雖然還是積極的打者,但是攻擊的範圍,已經集中到了好球帶中間偏高以上的部分,而對其他位置來球的攻擊欲望,也下修了一些。
而這些改變,自然也包含了對數據的接納甚至著迷。當被問到自己是否在大學時就鑽研進階數據來輔助時,Jung坦承自己在大學時期就是埋頭苦幹、不斷訓練。直到他到了職棒,遇到了遊騎兵體系的打擊指導員Cody Atkinson後,才開始接觸擊球相關的數據。而他也就是在2020年成為遊騎兵遞補名單一員備戰訓練時,更加深了對數據的著迷。
Jung也提到在比賽後,會去翻閱自己的擊球初速與仰角。平常在訓練時,更會使用Rapsodo記錄自己的揮棒,藉由資料來檢視自己的感受和實際的數據之間的關係,而進一步探討有哪些進步空間或需要調整的部分。當然,這不只是Jung一個人在做的事情,而是現在大聯盟裡面願意採納進階數據打者們訓練時的共同流程。
總而言之,Jung目前的優異成績,不僅僅是苦練、天賦與身體健康的集合,更是這幾年透過科學與數據訓練後改變的成果。當然,現在也才剛要6月,所以Jung能否持續以這種積極出棒的策略維持成績,還言之過早。只不過Jung的蛻變與進步,更進一步說明了現代球員們在訓練時,引用數據與採納科學的重要性。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運動爆款現貨限時下殺◢
◤關注更多M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