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越多越好?小心「過度訓練」!運動安排休息日,6好處不可不知

運動過度也會造成身心不適,甚至帶來反效果!小心造成「過度訓練症候群」!(圖片來源:Getty Image)
運動過度也會造成身心不適,甚至帶來反效果!小心造成「過度訓練症候群」!(圖片來源:Getty Image) (kazuma seki via Getty Images)

大家都說運動有許多好處,甚至有些人天天都去健身、慢跑,沒跑還會覺得不習慣;但你知道嗎?運動過度也會造成身心不適,甚至帶來反效果!如果運動和休息之間沒有適當的平衡,最終可能會陷入過度訓練症候群狀態。

運動過度將導致生理與心理症狀,不可忽視

有研究指出,運動過度會讓身心處於高度警戒和持續躁動不安的狀態,也會讓人難以入睡、輾轉難眠,整體睡眠品質不佳。而根據國際運動醫學期刊上發表的評論,睡眠或許是影響運動恢復最重要的關鍵點。

如果運動過度影響到睡眠品質的話,就有可能造成身體機能長期下降、情緒低落等生理與心理症狀。若不重視,後果不容小看。

運動過度徵兆最容易出現在專業運動員身上,根據一項2020年發表於國際運動生理學和表現雜誌的研究,最常發現的就是運動員的身體出現疲勞感,或是無法解釋的運動表現下降,且通常會持續一週到一個月左右,最常見的還有伴隨而來的肌肉痠痛問題。

最常見的還有伴隨而來的肌肉痠痛問題。(圖片來源:Getty Image)
最常見的還有伴隨而來的肌肉痠痛問題。(圖片來源:Getty Image) (Jajah-sireenut via Getty Images)

你「運動過度」了嗎?留意6個徵兆

如果你過度訓練、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就有可能出現以下6個徵兆:

  1. 運動表現長期下滑

  2. 運動動力減少,提不起勁

  3. 情緒低落,說不出原因

  4. 持續性的肌肉酸痛、酸痛和疼痛

  5. 失眠或睡眠品質不佳等睡眠問題

  6. 總是覺得很疲倦、疲勞

雖說這些症狀主要是「運動過度」引起的,但其他生活壓力、社交困擾、節食、失眠也有可能加劇這些問題。萬一出現這些徵兆,就會需要比較長時間的休息,讓身體好好恢復,時間可能是數天、數週,甚至是數個月。如果不想把身體操過頭,最好還是適當安排休息日。

預留休息日,和運動本身一樣重要!

美國運動委員會提供的休息日指南為:中高強度的運動鍛煉應該每7到10天安排一次休息日。甚至於有些運動強度更高的運動員,則需更密集的安排休息日,例如每一週安排兩次的休息日;其中一次的休息日可安排被動恢復,讓身體完全停止運動,另一次則安排低強度的專注訓練。別小看休息日帶來的良好效果,休息一天幾乎與運動本身一樣重要!

身體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修復肌肉、補充能量;即使是7-10天才安排一次休息,這7-10天內也不能一直做中高強度的運動,而是和其他低強度、中強度的運動輪流進行,像是2-3次高強度訓練+2-3次中強度訓練+1-3次低強度訓練,並確保至少有一天完整休息。如果生活中有其他壓力源,最好也要同時降低中高強度的訓練次數,以免身心無法負荷。

平時除了要穿插一些低強度的運動,也要安排完整的休息日。(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平時除了要穿插一些低強度的運動,也要安排完整的休息日。(圖片來源:Getty Image) (Thana Prasongsin via Getty Images)

運動休息日6大好處,幫助身體恢復、緩解肌肉酸痛

美國運動委員會認為,安排運動休息日能帶來以下6個好處:

  1. 幫助身體恢復最佳狀態:運動後,身體需要時間來恢復並修復受損的組織,運動休息日剛好可以幫助減少肌肉疲勞,並促進肌肉的修復和生長。

  2. 補充身體的能量儲存:肝醣是儲存在肌肉中的能量形式。運動時會消耗肝醣,導致肌肉疲勞。休息日則可以讓肌肉補充肝醣,減少肌肉疲勞,並為下一次運動做好準備。

  3. 緩解肌肉疼痛和酸痛:在休息日,身體才有機會好好去除堆積在肌肉中的多餘乳酸,這有助於減輕肌肉疼痛和酸痛。

  4. 避免過度訓練:過度訓練可能導致身體疲勞、免疫功能下降和損傷風險增加。適當的休息則可有效預防這些問題發生,進而提高運動表現。

  5. 減少受傷風險:過度運動會對肌肉帶來重複性壓力和拉傷,增加受傷的風險。。運動休息日可以減少連續性運動的壓力,降低受傷的機會。

  6. 讓心靈充分休息:運動可以紓壓,但過度運動反而會使心靈與身體產生疲勞與壓力。休息日為身心提供一個放鬆的時刻,幫助身心恢復平衡。

雖然休息日是指暫停活動、讓身心好好放鬆,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在休息日期間不能做任何活動;你可以坐在沙發上放鬆一下,也可以進行一些恢復活動,如伸展運動、滾泡沫軸、瑜伽、散步或輕鬆騎自行車。重點在於:在休息日的運動強度必須遠低於平常訓練,對身心來說,都是一種休息。

◤看更多運動知識◢

👉日本爆紅「空氣跳繩」高效減肥瘦全身!打破空間限制,6好處不跳可惜

👉間歇運動是什麼?間歇運動不僅減脂還能降糖尿病風險!3種適合新手的間歇運動組合

👉超慢跑熱量消耗是走路2倍!還能降低內臟脂肪、逆轉脂肪肝,5類人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