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樓市|市場推110%按揭救坐艇樓花,有何注意點?
57,183 次觀看
縱然2025年開年,樓市走勢表面上較2024年平和,但不代表接下來沒有隱憂。高庫存量令發展商必須把握時機出貨,此外,去年困擾市場的摸頂樓花盤,其衍生的上會危機究竟是否完全解除?
去年全年,一手市場共錄得449宗撻訂個案,按年增加75%,當中346宗屬於放棄大訂。買家走到放棄訂金、取消交易的一步,除了部分如長沙灣「睿峰」,本身玩保面價、實劈價的「枱底回佣」手法被揭發後,被銀行拒絕用合約價來審核按揭,部分買家要撻訂外,還有一些買家因為物業估價大幅回落,卻沒有足夠資金補差價上會,最終選擇撻訂離場。
特別是在轉角市前高價買入的一批,雖然去年陸續上會,情況看似有所紓緩,但實情有幾個大盤,包括錦上路站「柏瓏」、康城站「凱柏峰」等,在認可人士確認下以不同理由延長了預計關鍵日期,以便押後上會問題,寄望市況好轉下能夠挽回局面。
金管局去年底針對這類摸頂樓花盤,特意推出一次性措施,容許銀行把按揭成數由原本70%提高至80%;在計算供款佔入息比率時,由原本50%放寬至60%,希望透過提高按揭成數來抵消估價滑落的影響。
舉例,樓價100萬元,借70%按揭,最高借取70萬元;但現在估值回落至87.8萬元,如果繼續只能借取70%按揭,那麼只能借61.46萬元,其中8.54萬元的差價需要自己填補;但如果借取80%按揭,就能借取80萬元,自然無需補差價。因此,此計劃大致可幫助到樓價滑落12.2%的樓花盤。
除了金管局的新措施外,近期有私營按保公司與銀行合作推出最高110%的按揭成數計劃,借貸金額最高為合約價90%或估值110%,兩者以低者為準,變相為這批摸頂樓花盤業主提供了多一條出路。
以剛才的例子來說,如果樓價100萬元,估值滑至87.8萬元。透過此計劃,以合約價90%計算,最高可獲批90萬元貸款;若以估值110%計算,則最高可獲批96.58萬元貸款,兩者取低者計算,因此最高可獲批90萬元貸款。
以上述例子而言,即使樓價及估值滑落,但實際上買家仍可借取最高樓價90%的高成數按揭計劃。這個計劃與一般按保不同之處在於按揭年期會較平時短,最長只有25年;參與此計劃需額外支付參與費4.88%,較傳統按揭保費為高。傳統保費可全數上會,而這裡只容許將一半參與費上會。此外,息率方面,按保計劃可用3.5厘利息計算,但此計劃則視乎按揭成數高低,由最低3.75厘至最高4.25厘。
當然對於這些業主來說,如果已經決定要上會,目前考慮的重點未必是上會著數多與少,而是能否成功上會及需要補多少差價。因此,即使計劃涉及額外成本或更嚴苛的條件,他們未必有太多話語權,只能選擇接受。